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段宝岩简介

段宝岩简介

淘名人 2024-01-13 13:12 热度:

段宝岩

段宝岩,男,汉族,1955年2月4日出生于河北冀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机械工程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全国天线产业联盟主席。1977年,段宝岩考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原西军电、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获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1年—1994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博士后;2002年—2012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兼任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空间太阳能电站领域首席科学家”。段宝岩长期从事电子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致力于交叉学科电子装备机电耦合技术研究,成果应用于嫦娥探月、神舟飞船、主力战舰、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主持了国家科教领导小组审议批准的国家九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总体设计。2021年11月3日,段宝岩主持的项目“高密度柔性天线机电耦合技术与综合设计平台及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段宝岩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冀州

出生日期:1955年2月4日

毕业院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11年)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5年2月4日,段宝岩出生于河北冀州。

1975年至1978年,在河北冀县漳淮中学担任教师。

1978年3月—1981年12月,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机械系无线电设备结构设计与工艺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1月—1984年7月,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机械系电子机械工程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84年—1991年,在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电子机械系先后担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1987年2月—1989年11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系(电子)机械制造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10月—1994年10月,受国家教委公派赴英国利物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期间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做客座研究员。

1993年,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2月—1996年5月,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机械学院副院长。

1996年6月—1998年2月,担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段宝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段宝岩致力于电子装备结构多学科优化设计的研究工作,开辟了中国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新领域并形成了初步的学科体系,段宝岩系统地建立了电子装备电磁场、结构位移场、温度场之间的场耦合理论模型,揭示了机械结构因素对电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基于场耦合理论与影响机理的机电耦合设计理论与方法,为电子装备机电耦合设计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结构与多学科优化方面,段宝岩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型微波天线、大射电望远镜、大型空间可展开天线等电子装备结构的设计工作。

1980年代,段宝岩提出的大型微波天线结构形状优化设计的综合法,突破了中国DDDU(多工况、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设计)系统从尺寸型优化向形状优化推广时遇到的Hessen矩阵奇异的难题,同时,系统进行了包括天线反射面保型优化、可靠性优化、类型优化等系统优化设计工作。

1990年代,段宝岩提出的工程结构多工况拓扑优化方法,通过引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段宝岩担任陕西省政协委员,《电子机械工程》刊物编委会主任,《电子学报》英文版副主编,工业与信息化部科技委委员,总装备部卫星有效载荷技术专业组成员,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工程技术学部委员等职务。

人物评价

段宝岩具备乐天派态度,有踏实严谨治学作风。(电缆网评)

段宝岩在天线、雷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尤其是在天线结构的机电综合优化、面向反射面保型设计的系统优化以及精密控制等三方面,为雷达、通信、射电天文以及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