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志杰
出生日期:1963年1月18日
毕业院校:南京理工大学
职业:空管技术高级工程师
出生地:广东梅县
人物经历
1963年出生于广东梅县石扇镇巴庄村。
1978年以石扇考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空军导弹学院,攻读计算机专业。
1982年毕业于空军导弹学院之后进入南京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来进入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高级工程师、副所长、所长等职。
1994年,陈志杰领衔组建全军第一个航管研究室,被任命为该室的主任。为跟踪国际技术前沿,组织上安排他前往欧美考察,并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一段时间。
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研制出中国人民解放军首套机场、分区级自动化空管系统,主持构建了覆盖全国空域的一体化空中管制指挥平台。
2008年获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8月28日,由中国工程院陈志杰院士与广东冠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广东省冠锋科技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技术院士工作站”在冠锋科技挂牌成立。
主要成就
1990年代末,军航新航行系统试验系统建设正式立项,并定为国家“九五”重点项目。陈志杰被任命为这个工程的总设计师。整个工程涉及卫星导航和现代通信技术等新技术,有的航管技术和设备必须靠引进。出口国一方面严密封锁,一方面对部分技术设备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为了突破国外对这一重要技术体系的控制,陈志杰主动请缨,牵头16个工业部门、地方院校单位的有关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发奋攻关。通过13年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任务。军航新航行系统,突破了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封锁,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管系统建设。该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权威部门考核后评价:军航新航行系统,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封锁,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空管系统建设,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空管建设第一次与国外同行并肩前行。
1994年陈志杰提出了以“融”为主的顶层设计思路:融合军队
获奖记录
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
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空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获得者;
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
人物评价
陈志杰长期从事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是中国该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在自动化空管模式和概念的建立、空中交通管制自动化系统和新一代空管系统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战场空域协同控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和基础性工作,为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动化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陈志杰带领科技团队艰苦创业,相继主持建成覆盖全国空域的全军一体化空中交通管制指挥平台,实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管方式质的飞跃。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航行试验系统,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发展,此项成果掌握了当代核心技术,突破了西方国家技术封锁。陈志杰创建了战场空域管理模型与方法,提出了中国空管空防一体化建设技术架构等,大大提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合预警能力和战时对空战场调配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了部队作战训练质量效益。(新浪军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