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柴天佑简介

柴天佑简介

淘名人 2024-01-13 15:49 热度:

柴天佑

柴天佑,1947年11月20日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大学自动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80年柴天佑从东北电力学院(现东北电力大学)毕业并考取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1985年从东北工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担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主任;2002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担任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主任;2007年在IEEE系统与控制联合会议上被授予控制研究杰出工业成就奖;2008年被选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2009年被选为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会士;2010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主任;2010年获第一届杨嘉墀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担任东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2017年获亚洲控制协会WookHyunKwon教育奖。柴天佑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柴天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甘肃省兰州市

出生日期:1947年11月20日

毕业院校:东北电力大学、东北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及应用、实用电工电子技术手册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信仰:共产主义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47年11月20日,柴天佑出生于甘肃省兰州市。

1965年,柴天佑从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

1974年7月,柴天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党员。

1978年3月,柴天佑进入东北电力学院热工仪表自动化专业学习。

1980年9月,柴天佑获得学士学位。同年考取东北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83年5月)、博士学位(1985年7月)。

1985年7月,柴天佑从东北工学院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教授(1988年6月晋升)、博士生导师(1990年1月被聘)。

1988年2月,柴天佑作为访问学者,前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了8个月。

1993年1月,柴天佑先后前往日本上智大学、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工学院(至1994年1月)。

1997年1月,柴天佑担任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沈阳)主任。

2003年,柴天佑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2006年1月,柴天佑担任流程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柴天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柴天佑长期从事复杂工业过程控制、优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技术研究。提出了多变量自适应解耦控制理论与方法,与智能控制、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相结合,主持研制出智能解耦控制技术及系统;提出了以综合生产指标优化为目标的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理论与技术,主持研制了生产全流程智能优化控制系统和综合自动化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流程工业,取得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1月,柴天佑发表论文被SCI收录180余篇,其中1篇论文获IFAC杂志Control Engineering Practice 2011-2013 最佳论文奖。

主要论文:

[1]中国过程控制会议30周年专刊序言[J].柴天佑,王伟.自动化学报.2017(06)

[2]基于参考点预测的动态多目标优化算法[J].丁进良,杨翠娥,陈立鹏,柴天佑.自动化学报.2017(02)

[3]一类非线性离散时间动态系统的交替辨识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4年01月至2001年01月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1996年01月至1999年01月

IFAC制造与仪表技术协调委员会主席

1996年01月至1999年01月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技术局成员

1997年01月至

《控制工程》主编

1997年10月至2013年12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七、八、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理事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13年12月至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2018年9月11日

华东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自动化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特聘顾问、荣誉理事


《自动化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主编


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领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柴天佑治学严谨,作风正派,善于合作,勇于创新,为中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中国工业自动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南京理工大学评)

柴天佑始终致力于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研究,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水平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自动控制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东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