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赵振业简介

赵振业简介

淘名人 2024-01-13 17:34 热度:

赵振业

赵振业,1937年11月13日出生于河南原阳,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高级顾问、博士生导师。赵振业于1961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1962年进入621所一室,先后在结构钢与不锈钢专业组、热疲劳专业组、二十六室结构钢与不锈钢专业组工作;1992年担任621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1993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获得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赵振业一直从事航空超高强度钢应用基础理论、合金设计和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振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

出生日期:1937年11月13日

毕业院校:西北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如钢人生: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业》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7年11月13日,赵振业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姚村。

1944年,进入姚村小学念书。

1950年,进入新乡市第三初级中学念书。

1953年,进入新乡市第一中学念书。

1956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61年10月,入伍天津中国人民解放军4847部队(国防部第六研究院)。11月,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4059部队(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六研究所)。

1962年,进入621所一室结构钢与不锈钢专业组,参与GX-8研究。

1964年,进入621所一室热疲劳专业组。

1967年,进入621所一室结构钢与不锈钢专业组,继续从事GX-8研允。

1973年,进入621所一室,主持650°C马氏体不锈钢研究。

1976年,进入621所二十六室结构钢与不锈钢专业组,主持中温超高强度钢GC-19研究。

1992年,担任621所副总工程师兼科技处处长。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进驻浙江省特种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赵振业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赵振业主持并为主完成“300M钢应用研究”,创新发展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思路,设计长寿命起落架等总体技术方案,提出“无应力集中”抗疲劳观点,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并获得抗疲劳微观机理,创新和集成创新抗疲劳和氢脆应用技术体系和先进工艺技术。用于300M钢制造歼8Ⅱ飞机主起落架,疲劳寿命达到6000h(其中包括增载30%后1000h)不破断。远超过飞机3000h规定寿命和中国国外5000h最高规定寿命。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扰先进飞机设计、使用几十年的超高强度钢起落架工程应用科学与技术问题,实现了长寿命起落架重大工程目标和技术跨越发展。服役14年来无故障并已实现工程化生产,广泛应用于多种先进型号飞机。系统研究二次硬化、超细化等强韧化机理,合金设计获中温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不锈钢等多项发明,开拓航空超高强度钢新领域。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赵振业先后发表学术论文50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4年

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

1994年

北京航空航天学会理事

2006年

北京航空航天学会副理事长

2019年

集美大学双聘院士


中国航空学会理事


全国热处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赵振业为中国航空材料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赵振业创新多种合金并获广泛应用,为多项重大航空工程做出突出贡献。(《中国航空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