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富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永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南召县
出生日期:1932年9月30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2年9月30日,余永富出生于河南省南召县。
1952年10月—1956年9月,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选矿系学习,毕业后获学士学位。
1956年1月—1962年1月,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陶瓷研究所长沙分所工作。
1958年5月—1958年12月,在北京俄语学院学习俄语。
1962年1月—1978年1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沙矿冶研究所工作。
1978年1月—1988年1月,担任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所选矿室副主任。
1988年1月—1995年1月,担任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冶研究院选矿室副主任。
1995年1月,在长沙矿冶研究院工作,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
2001年1月,担任武汉理工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余永富为武钢大冶铁矿混合型铁矿石磁选新设备、新工艺解决了无法生产的技术难题;研制成功中国国内外独特的选矿新工艺,解决了长期制约包钢铁及稀土生产的白云鄂博多金属矿选矿难题;针对中国铁矿山及炼铁现状,首次提出在中国铁矿山开展“提铁降硅”建议及研究,指出降低铁精矿中硅含量的重要意义,对中国高炉实现“精料方针”有指导作用。
据2020年4月中南大学校友总会官网显示,余永富主持武钢大冶铁矿混合性(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铁矿石选矿工艺研究,研制了弱磁选—强磁选新工艺及新型工业用强磁选机,并投入生产;并针对包头白云鄂博铁矿难选特性,提出了“磨矿基本单位、磁选分组、浮选分选、铁反浮连生体、稀土(铌)逐一优先浮选分离”的独特选矿方法,研制完成弱磁—弱磁—浮选综合回收铁、稀土选矿工艺流程;使包钢的选矿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余永富曾从事过湖北大冶、河南舞阳、福建钟山、包头白云鄂博等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的研
社会任职
余永富担任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主任,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稀土学会矿山选矿分会顾问(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选矿分会顾问(理事)等职务。
人物评价
余永富被中国冶金界称为“选矿王“。(中南大学校友总会评)
余永富积极乐观、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深深地影响着他的学生,他的同事,影响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武汉理工大人,他是武汉理工大学永远的财富和骄傲。(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