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山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泽山
外文名:Ze-shan Wang
别名:盒饭院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吉林省吉林市
出生日期:1935年10月10日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火炸药科学技术》、《废弃火药的资源化利用》、《火药装药设计原理与技术》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5年10月10日,王泽山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
1951年至1954年,王泽山先后就读于吉林市第一中学校、第一高中、第二高中。
1954年8月,王泽山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选择了陆军中的火炸药专业,是全班惟一主动选择火炸药专业的学生。
1960年8月,王泽山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炮兵工程学院(1984年更名华东工学院,1993年更名南京理工大学)工作,担任火药实验室主任(1960年9月至1962年9月)。
1961年3月,王泽山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2年9月,王泽山先后在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工作,担任助教(至1980年2月)。
1980年2月,王泽山担任华东工学院化工系主任(至1985年5月)。
1985年2月,王泽山担任华东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9年,王泽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含能材料)。
2001年
主要成就
王泽山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泽山系统地研究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低温感技术,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中国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研究和解决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明了一种高密度火药装药技术,已推广应用。
1985年,王泽山和他的团队着手开展大量超期储备的火炸药相关方面的研究。1990年,王泽山开始从事火炸药的另一个难题“含能材料的低温感”。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8月,王泽山出版专著14部,发表论文100多篇。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8.02 | 《废弃火药的资源化利用》 | 王泽山著 |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2014.02 | 《火炮发射装药设计原理与技术》 | 王泽山,何卫东,徐复铭编著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8.12 | 《火药装药设计原理与技术》 | 王泽山编 |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6.01 | 《低温度感度发射装药》 | 王泽 |
个人生活
王泽山69岁考下驾照,开车穿行于北京、山西之间,前往工厂测试、试验;为了方便工作,他玩转智能手机,常常用微信、QQ与年轻同事语音视频。
人物评价
王泽山始终以“强军兴国”为使命,用“一辈子专注做一件事”的执著与坚韧,在火炸药领域潜心研究,创立“发射装药学”,注重探究科学原理、突破关键技术、推动转化应用“三位一体”,在废弃火炸药无公害化处理与再利用、含能材料低温感技术、等模块装药等方面突破了多项世界性瓶颈技术,推动中国火炸药研究应用从跟踪仿制跨入自主创新和引领发展,为实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和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工业报评)
王泽山密切联系兵工含能材料领域相关企业,担任了北化集团泸州北方公司、北化集团银光公司、北重集团、五洲设计院等多家兵工企业的专家、顾问,为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生产能力提升、含能材料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中国兵工学会评)
他作为我国火炸药领军人物,策划了我国火炸药发展的路线和战略,培养了90多名博士和大批火炸药高层次人才。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与火炸药企业、研究所紧密结合,开启了火炸药行业协同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