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王一德简介

王一德简介

淘名人 2024-01-13 22:03 热度:

王一德

王一德,1938年12月3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压力加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王一德于1961年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1968年从北京钢铁学院研究生毕业后分配至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室主任、钢研所主任工程师、技术处处长助理等职;1992年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2002年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长期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主要从事电工钢、不锈钢和轧钢工程研究及科技管理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一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1938年12月31日

毕业院校:北京钢铁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38年12月31日,王一德出生于浙江杭州。中学时就读于杭州第二中学。

1956年9月至1961年7月,就读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1年9月至1963年9月,在北京钢铁学院工作。

1963年9月至1968年4月,就读于北京钢铁学院金属压力加工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68年4月至1988年8月,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钢研所室主任。

1983年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8年8月至1992年12月,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处处长助理。

1992年12月至1995年12月,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002年4月,担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王一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一德主持不锈钢攻关、“高质量不锈钢板材技术开发”等国家重点课题和不锈钢全线改扩建工程项目,形成一整套不锈钢生产工艺技术;创新集成铁水冶炼不锈钢新流程和多项不锈钢热轧、冷轧、无缝钢管以及精密带钢新技术。主持改扩建国内第二个冷轧硅钢厂,自主开发一整套冷轧无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多次主持纯铁新材料研制,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满足了国防军工和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加速器等重点工程需要。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一德先后撰写论文80余篇,编译著6部。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王一德先后获得部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部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7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冷轧硅钢片的研究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79年

“八七”工程主磁铁用超低硫纯铁研制

山西省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2年1月

中国金属学会轧钢专业委员会理事

1999年1月

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9年1月

中国钢铁协会《轧钢》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2000年1月

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专业委员会理事

2001年1月

中国金属学会不锈钢与耐热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4年1月

山西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

2007年4月

北京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2010年10月

太原理工大学双聘院士、教授

2019年1月

太原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会长


包头钢铁学院兼职教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王一德和老婆曾经没有房子住,托朋友到处给找,找到的是废弃的茅房,两人只好分居单身宿舍;1985年、1988年曾两次遭遇“死神”,特别是后一次被误诊为肝癌晚期。

人物评价

王一德为中国不锈钢、电工钢事业和轧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王一德帮助太钢走在全国同行前列,有的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给中国钢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山西日报》评)

您(王一德)心系国家发展,积极为中国金属加工工程的发展建言献策。您十分关心中国工程院的工作,积极参加中国工程院的各项活动,为中国工程院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您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尊重科学、勇于创新、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敬业奉献,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楷模和学习的榜样。(中国工程院院长李晓红祝贺王一德院士八十寿辰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