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业翔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刘业翔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30年09月01日
毕业院校:中南矿冶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代表作品:《现代铝电解》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0年(民国十九年)09月01日,刘业翔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北省武昌县。
1950年01月至1952年01月,就读于武汉大学矿冶系。
1952年01月至1953年01月,就读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01月至1985年01月在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工作。
1956年0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79年01月至1982年01月,在挪威工业大学化学系工业电化学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84年01月至1986年01月,担任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系主任。
1986年01月至1988年01月,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副校长。
1988年01月至1992年01月,担任中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1992年01月至1994年01月,担任中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
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3月,受聘为湖南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主要成就
刘业翔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刘业翔在高温熔盐电解电催化、铝电解电催化碳素节能阳极、功能电极材料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与实践,1996年与团队一起,开始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产-学-研”实践,锂离子电池成果已孵化出数家高新技术企业,薄膜太阳电池研究工作处于国际前沿。
1997年,刘业翔与其课题组一道开发出的“铝电解过程控制信号滤波与噪声解析模型”等技术,用于生产实践,经济效益显著,仅青海铝厂年增效益就达8400万元。
刘业翔在轻金属冶金,熔盐电化学,功能电极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冶金过程模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主持众多个国家重点科研课题,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研究和产学研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包括铝电解节能阳极与高温电催化、铝电解惰性阳极和惰性可润湿阴极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在此基础上创建了湖南中大业翔科技有限公司(任名誉董事长)等学科性公司。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6月,刘业翔先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1年01月至 | 美国TMS(矿物、金属与材料学会)会员、资深会员 |
1981年01月至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轻金属学委会主任委员 |
1983年至1985年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冶金学科组成员 |
1983年至1985年 | 国务院第三届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 |
1986年至1990年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材料科学与工程部冶金学科组成员 |
1997年6月 | 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 |
- | 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地、矿、冶学科组成员 |
国家人事部第三届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专家 |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的理事;第三、第四届常务理事和轻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人物评价
刘业翔在轻金属冶金、熔盐电化学、功能电极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冶金过程模拟、控制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是德高望重的科学泰斗。(中南大学评)
刘(业翔)院士是冶金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和引路人,他登高望远、运筹帷幄的战略思想引领了学校和学科的发展;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尚情操教育示范了我们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报国的事业心和爱国心;他甘为人梯、提携后人的崇高境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刘院士科教报国的精神深深影响了大家。(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柴立元评)
刘(业翔)院士坚守教育报国初心65年,在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和冶金教育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和贡献。(中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景升评)
人物影响
刘业翔院士从教65周年学术报告会
2019年9月21日上午,刘业翔院士从教65周年学术报告会在中南大学科教楼一会议室举行,刘业翔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李景升,校长助理李劼,教师工作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田庆华,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成琼文、院长柴立元及全体班子成员,刘业翔院士返校学生代表,学院师生代表参加大会,会议由李劼教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