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陈立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南充市
出生日期:1940年3月29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0年3月29日,陈立泉出生于四川省南充市。
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晶体学专业学习。
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76年—1978年,在西德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固体所(StuttgartMax-Planck-InstituteofSolidStateResearch)进修。
1985年10月—12月,在法国科研中心波尔多固体化学研究所担任客座教授。
1987年,陈立泉担任“863”计划“七五”储能材料(聚合物锂电池)项目总负责人。
1990年—1996年,多次在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92年—1992年,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1999年,牵头成立了北京星恒电源有限公司。
2001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4月,与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首席科学家”聘任协议。
主要成就
陈立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陈立泉在中国率先开展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研究。在中国国内首先研制成功锂离子电池。解决了锂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的科学技术与工程问题,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他首次发现70K超导迹象,研制出液氮温区超导体并首次公布了材料成分。他还开展了全固态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室温钠离子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及相关材料的设计、合成、表征、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及其应用研究,为开发下一代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奠定了基础。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4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陈立泉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84.12 | 《固体电解质 一般原理、特征、材料和应用》 | P.Hagenmuller著;陈立泉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5.08 |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第11卷 信息功能材料工程 上》 | 王占国,陈立泉,屠海令主编 |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08 | 《中国材料工程大典 第12卷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6年 | 亚洲固体离子学会副主席 |
2004年 |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
2012年 | 《储能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 |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和材料学部副主任 | |
超威集团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 |
中国固态离子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 |
国际固态离子学会委员 |
个人生活
陈立泉和夫人黄玉珍与赵忠贤都是中国科技大学的同学。
人物评价
陈立泉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纳米离子学与能源材料实验室评)
陈立泉不仅开拓了中国固体离子学研究的新领域,还为中国的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新华网评)
陈立泉是中国固态离子学的创始人之一,在国际固态离子学及可持续能源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国科学报》评)
陈立泉对锂离子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以及对液氮温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