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
出生日期:1955年7月1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8年-1982年,周玉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2年-198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硕士学位。
1985年-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主专业,获博士学位(其间:1987年-1988年,在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材料学科,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
1984年-1993年,历任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1999年-2014年,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4年6月13日,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
2015年9月-2018年1月,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筹建办公室主任。
2018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兼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长。
2021年7月,因为年龄原因,周玉同志不再担任哈尔滨工业大
主要成就
周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玉研制出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天防热陶瓷基复合材料,并采用该系列陶瓷复合材料研制出杀手锏型号关键配套部件¾弹头端帽与连接锥,以及某重点工程裙部测高天线窗盖板;另有其他型号天线窗盖板、火箭发动机喉衬及外隔热套环、导弹天线罩等防热部件型号配套关键产品和样件等,也成功通过地面台架试验并被选为备用方案。为推动陶瓷材料在航天防热部件上应用和中国杀手锏武器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2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周玉发表SCI、EI收录论文400余篇,论著被中国国内外他引4000余次;在《光明日报》和《中国高等教育》等上发表高等教育与管理方面的文章20余篇。
科研获奖
根据2021年2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周玉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
周玉人才培养
培养理念
周玉十分信任学生,没有太多的框框,他经常和学生一起制定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自己动
职务任免
2021年7月22日,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免去周玉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职务。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
2013年11月- | 第四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领域咨询专家组成员 |
2018年1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19年9月- | 中国硅酸盐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 | |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长 | |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理事长 | |
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学会理事长 |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 |
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专委会委员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科学技术发明奖材料学科评委 | |
全国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
教育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
人物评价
周玉用个人的人格魅力感召凝聚着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同时他不断拓展着课题组和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断智克难关、时刻把握科学和尖端工程应用前沿。虽然技术难度大而饱尝了失败的痛苦,但他却十分自信,鼓励课题组人员要有信心。由以量取胜,到以质称雄,当许多人还沉浸在成绩中时,周玉却在思索教学、科研中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在这样的思索中,他带着课题组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果,身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也打动了其他人。(中国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