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联盟简介

张联盟简介

淘名人 2024-01-14 16:51 热度:

张联盟

张联盟,1955年1月23日出生于湖北天门,功能梯度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联盟于1978年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武汉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8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系粉体教研室主任。1988年至1995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研究室主任;1996年获得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物性学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被评为教授;1997年至1998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9年至2000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0年至2015年担任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2010年担任特种功能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张联盟长期致力于梯度材料的功能创新与设计、制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联盟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天门

出生日期:1955年1月23日

毕业院校:日本东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材料学》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55年1月23日,张联盟出生于湖北天门。

1975年—1978年,就读于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现武汉工业大学)玻璃钢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78年—1983年,担任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新材料系讲师。

1983年—1986年,就读于武汉工业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6年—1988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系粉体教研室主任。

1988年—1995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研究室主任。

1993年—1996年,就读于日本东北大学材料物性学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被评为教授。

1995年—1996年,担任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平井敏雄研究室助手。

1997年—1997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二研究室主任。

1997年4月—1998年,担任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联盟持续研发出具有热应力缓和功能、准等熵加载功能、能量传递与调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热功能等的梯度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应用于多个国防与民用重要领域。

张联盟率领团队致力于梯度材料的功能创新与设计、制备技术创新与工程化应用,不断将具有热应力缓和功能、准等熵加载功能、能量传递与调控功能以及原位防/隔热功能的梯度材料新结构、新技术运用于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张联盟提出了研制波阻抗梯度材料(梯度飞片)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梯度飞片撞击次级飞片的动态加载效应(包括次级飞片的温升、速度、姿态、稳定性等)与梯度飞片的组成、结构梯度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创建了“异相颗粒可控共沉降”、“物理约束超临界微发泡”、“超薄焊接与微区梯度精控”、“非均相薄带的流延成型与整体致密化”以及“梯度剪裁与模块装配集成”等系列梯度材料制备新技术及其成套装备;研制出可以实现超高速驱动、准等熵加载、太帕量级压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位

2001年

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3年10月

黄冈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

2021年5月

湖北工业大学战略科学家

2021年9月—2024年8月

第一批襄阳市人民政府科创顾问


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国防科技学部委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材料学科评议组成员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副理事长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硅酸盐协会理事长


国际梯度材料顾问委员会(IAC-FGM)委员


冲击波与爆轰波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


日本东北大学A类(最高级)客座教授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硅酸盐通报》编委


《复合材料学报》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张联盟是中国梯度复合材料领域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为中国先进复合材料及材料学科的发展、国防建设能力的提升以及国民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北京科技大学新闻网评)

张联盟扎根教育40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专业人才;他不忘初心,带领团队成员攻坚克难,为中国国防建设与科技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新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