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谢建新简介

谢建新简介

淘名人 2024-01-14 19:02 热度:

谢建新

谢建新,男,汉族,1958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双峰,材料加工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日本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1978年,谢建新担任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豪胜小学民办教师;1985年,在中南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1987年,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师;1987年—1991年,在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1991年,在日本东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1995年,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材料加工学系助教、副教授;1995年—1996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1996年—2000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2000年—2004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2004年—2014年,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2008年,担任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建新主要从事金属凝固、加工和热处理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谢建新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双峰

出生日期:1958年6月14日

毕业院校:日本东北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8年6月14日,谢建新出生于湖南双峰。

1977年9月—1978年2月,担任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豪胜小学民办教师。

1978年2月—1982年1月,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学习。

1982年2月—1985年5月,在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塑性加工学专业学习并以硕士研究生学历毕业。

1985年6月—1987年9月,担任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师。

1987年10月—1991年3月,在日本东北大学材料加工学专业学习,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4月—1995年3月,担任日本东北大学工学院材料加工学系助教、副教授。

1995年6月—1996年10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教授。

1996年10月—2000年9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

2000年10月—2004年6月,担任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谢建新在交通运输与航天航空关键铝材挤压加工,高性能特钢、铜合金和铜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加工新工艺及其关键装备的研究开发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较多重要成果。

1998年,铜的价格还相对较低,谢建新预测到未来国家建设会非常需要铜资源,并且铜的价格会大幅上涨,因此提出了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的选题,用铜铝复合材料来替代百分之百的纯铜将大幅度节省成本,其推广应用极大地缓解中国对铜资源的需求压力,满足中国经济建设的需要。铜铝复合材料传统方法是在铝棒外面包一层铜皮,将铜皮焊接起来,但铜铝结合质量较差,谢建新发明的方法是连铸成形铜管,同时往铜管里连续充入铝液,一步制备出高质量的复合坯料。

截至2016年12月,谢建新带领团队最终发明了连铸过程固液界面精确控制成套技术与装备,解决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关键技术难题,与中国国外的产品相比,谢建新研发的复合电力扁排和扁线界面结合强度提高10%以上,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谢建新兼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青年轧钢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湘潭大学兼职教授,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材料科学与工程》第三届编委,《塑性工程学报》、《锻压技术》副主编,《新材料产业》杂志副主编,北京市人民政府第八届专家顾问团顾问,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塑性成形模拟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先进结构材料专家组专家,河北理工大学兼职教授,湖南大学客座教授,《MetallurgicalandMaterialsTransactionsB》审稿委员会主审委员(KeyReader),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常务理事,《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谢建新始终坚持科技报国、服务社会,以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己任,他以战略家的眼光、科学家的严谨、实干家的务实不遗余力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向生产力的转化,虽然谢建新在科学研究和教学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他始终保持着好学、谦虚、朴素的作风,对待学术问题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对待身边的人以诚相待、和善质朴,受到老师和学生的深深爱戴。(中国教育新闻网评)

谢建新具有积极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极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突出。(北京科技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