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钱旭红简介

钱旭红简介

淘名人 2024-01-14 23:07 热度:

钱旭红

钱旭红,1962年2月19日生于江苏省宝应县,中共党员,有机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巴斯大学名誉教授,德国洪堡基金会大使科学家。1982年,钱旭红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198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1990年,任美国拉玛大学副研究员;1992年—2000年,历任华东理工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任精细化工学科主任、药物化工所所长、校长助理;1996年—2000年,任副校长;2004年7月—2015年3月,任华东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4年,兼任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常委;2018年1月起,任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钱旭红长期从事应用化学研究,主要聚焦在农药化学和染料化学。

基本资料

中文名:钱旭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宝应县

出生日期:1962年2月19日

毕业院校:华东化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钱旭红在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石油化工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5年4月,在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6年—1987年,任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

1988年7月,获华东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任华东理工大学讲师。

1989年8月—1990年8月,受美国Welch基金会资助,到美国德克萨斯州拉玛大学任研究助理(ResearchAssociate),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0年9月—1991年12月,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维尔兹堡大学洪堡基金(AvH)做博士后。

1992年8月-1995年4月,先后任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学科主任、药物化工研究所所长(其间:1992年4月,晋升副教授;1994年7月,晋升教授)。

1995年5月—1995年7月,任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员。

1995年9月—1996年2月,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钱旭红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钱旭红在有机化工领域的应用基础与工程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方面做出了成绩,以氟化和芳杂化为主线,深入开展了含特殊官能团、活性功能团有机化学品的分子设计、合成制备、功能性能评价、构效关系分析及产业化应用。开发出多氟芳酸等制备的绿色高效关键技术;创制新机制、性能独特的顺硝烯杂环类和含氟类绿色化学农药; 创制分子识别传感和检测分离一体化的萘酰亚胺等芳杂环类荧光功能染料。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2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钱旭红发表SCI论文275篇,EI论文64篇。

A series of polyamide receptor based PET fluorescent sensor molecules: Positively cooperative Hg2+ ion binding with high sensitivity[J].ORG. LETT,2006:3721.

Colorim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2001年—

中国化工学会农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02年1月—2010年1月

上海市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兼)

2003年—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项目首席科学家

2003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2003年3月—2006年

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上海)主任(兼)

2004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届有机化学评议组成员、第十一届化工评议组成员

2007年3月—

亚洲及太平洋化工联盟主席

2007年4月—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

2007年—2008年

亚洲及太平洋化工联盟主席

2014年—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常委

2020年10月—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钱旭红的父母都是教师,那个年代因为没有书籍可看,当年父亲写剧本,他就看剧本。家里有许多“小人书”,他一本接着一本看,爱不释手,外公房间偷藏的《红楼梦》,他也会去偷看。从小对文科的热爱为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也令他始终保有着阅读的习惯和兴趣。

1978年,钱旭红参加高考,他喜欢文学,擅长的是文科,父母却希望他考理科,他们考虑更多的是希望儿子将来有更好的发展和出路。做出这一选择的理由,一是他化学成绩比较好,二是四年后仪征要建化纤厂,父母认为是铁饭碗。生性不服输的他和自己较起了劲,熬夜看书,最后的高考分数比分数线高出75分。

钱旭红几十年来一直酷爱看动画片,逛商场的时候,看到有商家在播动画片,他会被吸引,停下脚步去观赏。他还保持了一个习惯,每个星期六,都给家里的亲人打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电话。

人物评价

钱旭红金句迭出,思维敏捷;言辞幽默,犀利又高远。读他的随笔,听他指点学术思维的江山,听各类质疑的声音,会感觉到这是一位生活在多维时空中的创新者,所到之处,便是张力。这位研究仿生农药的院士,自小形成的叛逆、不服输和好挑战如影相随。用候机飞行中点滴时间,他享受着用笔思考的心灵自由和幸福,在参悟科学精神的质疑、人文精神的关爱的同时,自我加持地推行着信仰精神。(《文汇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