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黄伯云简介

黄伯云简介

淘名人 2024-01-15 11:34 热度:

黄伯云

黄伯云,1945年11月24日出生,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粉末冶金专家,“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发明人。1969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特种冶金专业;1980年赴美留学,先后获爱阿华州立大学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86年进入田纳西大学和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2001年任中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1986年—2003年,黄伯云带领团队日夜拼搏,终于打破了国外对”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的封锁,该技术在获2004年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此外,其主持研究的"高技能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制造"项目获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苏27飞机KT156机轮国放ZFS27刹车盘"项目获1997年中国有色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图-154M飞机国产粉末冶金刹车副(盘)研究与开发"项目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1999年获湖南"光召科技奖",2005年被评为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著有《钛铝基金属间化合物》;主编有《粉末冶金标准手册》;撰有《钛铝合金的抗氧化研究》等论文100多篇。黄伯云长期致力于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在航空制动材料、高温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功能材料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伯云

外文名:Huang Boyun,Huang Baiyu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益阳市南县

出生日期:1945年11月24日

毕业院校:中南矿冶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CCTV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 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劳动模范

信仰:共产主义

政治面貌:共产党员

人物经历

1945年11月24日,出生在湖南省南县一个农民家庭。作为农民的儿子,吃苦耐劳成为黄伯云的精神底色。

1964年0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特种冶金系进行粉末冶金专业的学习。

1969年08月,毕业后留校在中南矿冶学院新材料研究所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直到1980年08月。

1978年,参加出国人员考试,以学校参考人员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冶金部出国访问学者。

1980年08月,开始在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及AMES国家实验室的学习和研究工作。入校不久后,受到一位叫McGee的教授的赏识,并在他的主导下,经过中国教育部的批准,正式成为这位美国材料界权威人士的研究生,同时由爱荷华州立大学提供攻读博士学位的全额奖学金。

1986年08月,完成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并获得硕士、博士学位。

1986年08月至1988年05月,在美国田纳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美学习和工作的八年时间里,累计发表了十多篇有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黄伯云科学成就

科研综述

黄伯云长期从事先进复合材料、高性能摩擦材料、高温结构材料、粉末冶金材料以及其它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他共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攻关项目等10余项。其中,从1996年开始主持研究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该奖项连续六年空缺的历史,同时,这个项目的成功开发,使中国打破了欧、美在此项技术上的垄断;“高性能粉末冶金飞机刹车材料制造”,实现了某型飞机刹车材料的国产化;“铁基、钨基复杂精细零部件注射成型技术”,创造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为精密复杂零部件制造提供了整套关键技术;研制的“钐-钴和铈钴铜铁磁性材料”成功应用于中国人造卫星的关键通讯器件。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

1988年,项目被原中国国家计委正式立项,经费总投入1.54亿元,开始了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重要任职

2013.03 - 2018.03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大常委

2012.11 - 2017.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代表

2008.03 - 2013.03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

政协委员

2007.10 - 2012.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代表

学术任职

湖南省科协

主席,名誉主席

中国科协

副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届委员会

副主席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理事长

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

主任

国家863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

委员

外界评价

中国教育报:“作为一名院士、一名科学家,黄伯云在科学研究上的这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科学探究精神,将会极大地鼓舞广大高校科研人员,激发他们为国家、为社会研制出更多的高科技成果。正是像黄伯云这样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科学家,以他们敢于攻克任何难关的勇气,一步步推动着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黄伯云实验炉里那不熄的火焰,点亮的是中国高科技发展的历史。”

湖南日报:“因为黄伯云,中国在航空制动材料领域的国际地位变了;不变的,是一位赤子几十年如一日对祖国执着的情怀!”

“感动中国2005年度人物”颁奖词:“这个和世界上最硬材料打交道的人,有着温润如玉的性格,渊博宽厚,抱定赤子之心;静能寒窗苦守,动能点石成金。他是个值得尊敬的长者,艰难困苦,玉汝以成,三万里回国路,二十年砺剑心,大哉黄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