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正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傅正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63年1月9日
毕业院校:武汉理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湖北随州
性别:男
原籍:湖北大悟县
人物经历
1963年1月9日,傅正义出生于湖北随州市,原籍湖北大悟县。
1984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之后进入武汉理工大学工作,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1991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完成部分博士论文工作。
1994年,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5年—1997年,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1995年—2000年,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96年,入选湖北省百名跨世纪优秀人才。
1997年—2000年,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新材料研究所所长。
199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入选。
1999年,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0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
主要成就
傅正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傅正义长期从事多功能陶瓷与陶瓷基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新结构与新材料体系探索、原位反应合成与制备新技术、高效烧结与加工新技术、材料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出多种高性能新材料,已在高技术产业、现代工业和国防工业中实现工程化应用。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傅正义先后发表论文400篇。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 项目名称 | 项目来源 |
---|---|---|
1999年 | 自蔓延高温合成材料的耗散结构—性能关系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
2006年 | 结构/功能一体化新型陶瓷材料 | 教育部创新团队 |
2015年 | 功能复合材料新结构创制与制备科学基础 | 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
2015年 | 特种陶瓷部件制备技术的合作研究 | 中国—俄罗斯国际合作 |
2018年 | 材料的过程仿生制备新技术及其基础问题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傅正义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1年—2005年 | 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结构材料主题组专家 |
2003年—2014年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
2007年 |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
2011年 | 《Ceramics International》共同主编 |
2016年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材料”专家组专家 |
2016年 |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材料学部学部委员 |
2022年1月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常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 |
湖北大学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 |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工委理事 | |
第三届国际SHS学术会议副主席 |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特聘教授 | |
《Interdisciplinary Materials》共同主编 |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副主编 | |
《复合材料学报》 |
人物评价
傅正义是中国国内早期开拓燃烧合成研究的学者之一,获得了一系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国家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陶瓷与复合材料、叠层与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材料制备新技术等重要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傅正义在开始阶段就表现出了作为教育和科技工作者的优秀品质:脚踏实地、淡泊名利。在致力SHS的研究中,他经历了自己动手研制设备、白手起家筹建实验室、单兵作战争取重大课题的过程,尝到了在本学科领域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等科学研究的一切酸甜苦辣,而他矢志不渝,甘之若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的研究工作中,表现出对工作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和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使命感。(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