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宁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世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34年1月12日
毕业院校:中国矿业学院(天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江苏扬州市
人物经历
1934年1月12日,周世宁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左卫街。
1950年,周世宁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后转入天津的中国矿业大学学习。
1953年,周世宁从中国矿业大学(天津)采矿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在中国矿业大学工作。
1999年,周世宁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成就
周世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世宁创建了以Darcy定律为基础的对煤层有强吸附作用的瓦斯流动微分方程;他开创性地建立了中国煤层瓦斯地质、流动理论、瓦斯预测和抽放以及煤和瓦斯突出防治的学术体系; 阐明了煤矿中的瓦斯来源及赋存条件并将瓦斯流动理论推进到了固、气耦合的新阶段。
周世宁首次提出煤矿瓦斯地质的八项基本因素;他提出了“煤层瓦斯应力场”的概念;他首次提出煤层是由煤粒和裂隙组成;他创造性地提出了“煤和瓦斯突出的流变假说”;他发明的“胶圈—压力黏液封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装置”,结束了全世界因漏气测定瓦斯压力不准的历史。
学术论著
学术著作:
时间 | 著作题目 | 出版社 | 出版地 | 作者 |
---|---|---|---|---|
1979 | 煤和瓦斯突出的防治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北京 | 周世宁、俞启香、华安增、汪泰葵 |
1998 | 煤层瓦斯赋存与流动理论 | 煤炭工业出版社 | 北京 | 周世宁、林柏泉 |
《创新思维方法》 | 学术论文: 据2020年4月中国知网官网显示,周世宁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44篇。 代表论文如下: |
社会任职
时间 | 任职单位 | 兼任职务 |
---|---|---|
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 | 常务委员 | |
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 | 名誉院长 |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会 | 名誉主任委员 | |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 特聘教授 | |
华北科技学院第七届学术委员会 | 名誉主任 | |
1979年10月 | 前南斯拉夫召开的第18届国际采矿安全大会 | 执行副主席 |
1998年9月 | 亚洲和太平洋煤炭开采技术国际讨论会(日本东京) | 执行主席 |
2002年 | 安徽理工大学 | 兼职教授 |
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 | 常务委员 | |
全国高等学校地矿学科第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 | 主任 | |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 客座教授 | |
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 | 客座教授 |
个人生活
1934年,周世宁出生在扬州市左卫街。周世宁除了几个姐姐外,他有一个哥哥比他大18个月。
周世宁的夫人是柴俊秀教授。
人物评价
周世宁为减少瓦斯灾害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矿业大学评)
周世宁是中国著名矿井瓦斯防治专家,中国煤矿瓦斯学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