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新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邦新
外文名:Zhou BangXin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苏州市
出生日期:1935年12月29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北京钢铁学院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周邦新文选》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5年12月29日,周邦新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
1949年09月至1952年07月,就读于江苏省苏州第一中学校。
1952年09月至1956年07月,就读于北京钢铁学院工艺系金相热处理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6年08月至1960年02月,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65年08月至1966年08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冶金系、纽卡斯尔大学冶金系进修。
1960年02月至1970年07月,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课题组长。
1970年07月至1998年03月,担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室主任、所长、研究员。
1978年10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8年03月,调入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工作。
主要成就
周邦新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邦新对金属材料的形变和再结晶织构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解决了核工程中有关材料方面的不少关键性难题和生产中的质量问题。组织领导了研究堆用低浓铀板型燃料元件的研究和中国国内首批生产,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锆合金及其腐蚀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周邦新主持的中国国内首次低富集度铀“U3Si2—Al弥散板型燃料元件”的研制和生产,解决了低富集度铀的使用问题,满足了反应堆中核燃料由高富集度铀转化成低富集度铀的需求;组建了中国国内唯一的核燃料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学术论著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2014.12 | 《周邦新文选 上下》 | 周邦新著 | 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
1999.07 | 《材料科学与技术丛书 第10B卷 核材料 第II部分》 | (美)Brian R.T.Frost主编;周邦新等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9.07 | 《材料科学与技术丛书 第10A卷 核材料 第I部分》 | (美 |
社会任职
周邦新担任中国核学会理事,中国核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评委等职务。
人物评价
周邦新自大学毕业以来长期从事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是中国核材料和核燃料元件领域著名的科学家和学科带头人之一,他不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有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曾多次主持和参加了高难度科学项目的攻关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上海大学评)
周邦新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的优秀科学家,他扎根科研一辈子,为中国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他言传身教无保留,为高校提高教学与科研的软硬件水平操劳;他严谨治学心平和,为青年人树立良好的学习楷模。(《上海大学校报》评)
人物影响
赠送图书
2015年9月,周邦新向上海大学图书馆赠送《中国工程院院士传纪》(共39册丛书)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