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张信威简介

张信威简介

淘名人 2024-01-15 18:33 热度:

张信威

张信威,1938年1月2日出生于湖南娄底,爆轰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信威于1960年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从事国防科学研究;1983年担任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1990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获得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张信威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和设计。

基本资料

中文名:张信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南省娄底

出生日期:1938年1月2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8年1月,张信威出生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桥头河镇珠溪村丝塘湾,幼年丧父,家境艰难。

1949年,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

1950年,受政府劝学运动和小学数学教师的鼓励,考进省立十五中,后转学到建国中学(现涟源市第四中学)。

1952年,提前初中毕业,考入湖南省立十五中(现湖南省涟源市第一中学)19班读高中,整个中学阶段均得到人民助学金资助而完成学业。

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1956年,被老师指定为学生科学小组组长,予以特殊培养。

1958年,红专辩论时,被定为“只专不红”的“走白专道路典型”,因此受到批判。

1960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第二机械工业部北京第九研究所(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国防科学研究。

1983年,任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从事学术组织领导工作,分管型号研制、基础研究、高技术、职称评定、博士后流动站等方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根据组织安排,张信威转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张信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张信威在有关核物理、等离子体、凝聚态等的研究中,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问题。参加国家攀登计划“计算材料科学的物理基础及应用”。从事物态方程、贮氢金属与氢及同位素氘氚的相互作用、氢的吸放动力学,C60及其掺杂的第一原理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之后他还从事氢气放电实验中异常现象的研究,和王大伦研究员等合作发现氢(氘)气放电中存在的系列异常现象,提出了小氢(氘)原子(团)模型,认为氢原子存在一种新的、其电子半径比玻尔半径小100倍的状态,推导出了其能级公式,与实测出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大体符合,还能解释其他异常现象。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信威先后发表论文约70篇,合著《高温超导研究》。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张信威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2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0年01月至1984年01月

计算物理学会理事

1992年04月至1997年03月

国家高技术410主题总体专题专家组组长

1995年08月至1998年08月

国家863计划强辐射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7年01月至2001年01月

国家攀登计划(Y41)专家组成员

2004年01月至2007年01月

中国物理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人物评价

张信威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评)

张信威在近60年的工作生涯中,根据国家需要,不断转换研究领域,几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地埋首于核武器、高技术研究、国家攀登计划、基础研究等不同领域的每一项研究,哪里需要去哪里,干一项精一项,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人民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