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贻鑫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余贻鑫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市密云县
出生日期:1936年11月6日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成就: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6年11月6日,余贻鑫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
1954年9月—1958年7月,就读于天津大学电力系统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8年9月,从天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1959年11月—1963年2月,就读于天津大学电力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徐庆春教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0年—1982年,作为天津大学首批外派出国进修的教师,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做访问学者。
1983年10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3年5月—1986年11月,担任天津大学副系主任。
1990年11月—1991年4月,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10月—1997年9月,担任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电力系统控制专题讲座首席客座教授。
1997年9月,担任天津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余贻鑫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余贻鑫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在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整和中国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这一技术领域工作的科学化。自2006年起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智能电网研究。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余贻鑫先后在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等著作5部。
出版日期 | 名称 | 作者 | 出版社 |
---|---|---|---|
1980.10 | 《动力系统中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机》 | (苏)维尼柯夫(В.А.Веников)主编;余贻鑫等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8.07 | 《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余贻鑫,陈礼义编著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1.02 | 《线性系统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9年1月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 |
2021年10月 | 北方工业大学名誉教授 |
人物评价
余贻鑫为中国智能电网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余贻鑫是电力系统安全域方法学研究的开拓者;是中国国内智能电网研究的首倡者。他以其自身渊博的学识、崇高的风尚、丰硕的业绩,展示了巍巍学府的大师风范,亦使栋梁之才脱颖而出。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电力事业中,为中国电力事业的发展倾尽心血。他以铁肩担道义,守寂寞出学问,得桃李香满园,在小康路上实事求是,为国家贡献一生。(天津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