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奇蓁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叶奇蓁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湖北省武汉市
出生日期:1934年9月16日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电气工程大典核能发电工程卷》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祖籍:浙江省海宁市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34年09月16日,叶奇蓁出生于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浙江省海宁市。
1950年2月6日中午,14架巨型轰炸机从台湾飞来,在上海市区投下了67枚炸弹,敌机的轰炸目标很明确,就是针对上海杨树浦发电厂等重要设施,正在上海同济附中(现同济中学)读高三的叶奇蓁亲身经历了轰动世界的上海二·六大轰炸,并在老师的组织下参观了遭轰炸的杨树浦发电厂,同年就报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发电专业。
1951年09月至1955年08月,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4年03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6年11月至1960年12月,就读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工程系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1年05月至1982年02月,担任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室主任。
1982年02月至1986年05月,担任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所长。
1986年05月至1990年06月,担任中国核工程公司
主要成就
叶奇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叶奇蓁于20世纪60年代参与中国第一座生产堆的设计,20世纪70年代参与生产、发电两用堆的设计,任设计总工程师。20世纪80年代初筹建核工业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任所长。1986年开始筹建秦山二期600Mw核电站工程,任工程总设计师。秦山二期按国际标准,自行设计建造,2002年一次成功达到商业化。他还参与核电设备国产化的相关工作,主持技术方案审定,成果鉴定等。
学术论著
出版时间 | 图书名称 | 出版社 |
---|---|---|
1994年 | 《核电厂的质量保证》 | 原子能出版社 |
2001年 | 《核电厂设计法规标准概要》 | 原子能出版社 |
2001年 | 《中国电力百科全书(核电厂测量和控制分支)》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09年 | 《中国电气工程大典核能发电工程卷》 | 中国电力出版社 |
2013年 | 《为什么要发展核电》 |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03年 | 秦山第二核电厂600MWe核电一号机组反应堆堆内构件流致振动试验 | 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0年1月 | 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核动力分会理事长 |
2005年1月 | 中国电气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局专家咨询委委员 | |
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 | |
能源局专家咨询委委员核电科学发展咨询专家 |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高级顾问 | |
2021年3月 | 第一届全国核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22年8月 | 天然铀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学术委员会主任 |
人物评价
叶奇蓁从繁华都市到西北边陲,从戈壁荒滩到群山峻岭,在中国核工业生产、建设的第一线留下了他匆匆的足迹。风风雨雨几十载,他把智慧和才能都献给了所挚爱的核工业和核电国产化事业。(《中华儿女》评)
叶奇蓁主持了大量的设备国产化技术鉴定会和评审会,为核电项目建设、核电装备制造及电力行业发展做出了功铭史册的贡献。(《科学24小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