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懋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大懋(mào)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省当涂县
出生日期:1935年10月17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5年10月17日,徐大懋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的农民家庭。7岁时被托付给任小学校长的舅父,培养目标是可以识文断字,能写会算。
1948年,考入县立中学,一年后由于水灾和父亲去世而辍学务农。
1950年夏天,由于学校动员辍学生复学,班主任李梦琴老师特别指定要徐大懋回校。
1955年7月,考入清华大学燃气轮机专业大学本科。
1960年7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第一志愿选择了哈尔滨汽轮机厂。
1979年3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0年—1982年,担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总设计师。
1982年—1983年,担任哈尔滨汽轮机厂副总工程师。
1983年,担任哈尔滨汽轮机厂总工程师、技术副厂长。
1985年9月至1987年9月,就读清华大学汽轮机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他是清华大学建国后第一位论文博士,也是中国以博士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到博士学位的第一位“论文博士”。
1992年,担任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总工
主要成就
徐大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徐大懋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概念和方法:如汽轮机长叶片气动设计准则,最佳余速分布,等转速模化,长叶片分类法,供热机组设计原则,“比焓差”法等,形成了先进的设计体系。主持开发的两排汽210MW汽轮机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在中国国内全面替代了老产品;在引进型300MW和600MW汽轮机的国产化和优化过程中,解决了600MW汽轮机因推力过大而不能满发的难题,性能超过了引进技术;降低火电煤耗的汽机改造成果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9年调至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工作,对常规岛设备的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1978年 | 双拉金1米长叶片研制 | 全国科学大会奖 |
1987年 | 比焓差及其在气动热力计算中的应用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1988年 | 210MW二排汽汽轮机开发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1990年 | 600MW机组轴向推力平衡 | 机电部科技进步奖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4年01月至 |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
2004年01月至 |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
2009年04月至 | 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
长沙理工大学特聘教授 | |
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 |
人物评价
徐大懋是中国火电、核电汽轮机和热能工程著名专家,在相关领域的工程研究与技术设计方面有很深学术造诣,特别是供职于中广核集团多年,对常规岛设备的技术问题和质量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核电工程领域权威专家。他对中国核电与能源发展前景有非常全面而独到的见解。(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