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翁史烈简介

翁史烈简介

淘名人 2024-01-15 23:10 热度:

翁史烈

翁史烈,1932年5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热力机械专家,中国新一代热力涡轮机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翁史烈从交通大学造船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获得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之后回国继续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4年出任上海交通大学校长;1988年担任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主席(任期制1992年);1992年被授予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名誉博士;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6年被授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翁史烈的主要研究内容为燃气轮机性能与仿真和新一代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基本资料

中文名:翁史烈

外文名:Shi-lie Weng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宁波市

出生日期:1932年05月21日

毕业院校: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燃气轮机》、《湿空气透平循环的基础研究》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所属党派:中国共产党

人物经历

1932年5月21日,翁史烈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

1949年1月,考入交通大学造船系。

1952年7月,交通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助教。

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12月,被学校派往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研究生班深造。

1962年6月,获得前苏联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毕业后回到中国,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任职,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1981年1月,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1月)。

1984年7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至1997年1月)。

1985年1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

1989年5月,被授予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名誉博士。

1992年5月,被授予日本昭和女子大学名誉博士。

1995年10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6年4月,被授予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名誉博士。同年5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翁史烈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翁史烈主持承担了中国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多用途改型研制。开拓中国新一代热力发动机,提高现代化水平。研制成中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完成了中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在他的主持和组织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了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动力机械重点实验室。他组织、主持的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奖多次。

学术论著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8.01

《空调系统建模及控制 英文版》

姚晔,余跃滨;翁史烈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7.09

《热能动力工程》

于立军,韩向新,翁史烈编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08

《大型城市生活垃圾可持续综合利用战略研究》

翁史烈,罗永浩编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08

《燃气轮机发展战略研究》

闻雪友,翁史烈,翁一武著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03

《面向21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2年10月—1997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10月—1992年11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委员会主席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名誉理事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八届、第九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会长


上海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长


中国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大辞海》副主编


第四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董事长


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主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他的目光始终领先于人们的脚步,作为科学家的他,率先将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引入了传统的动力机械领域;作为校长的他,大胆改革学科布局结构,确定了今天交大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战略格局,年逾七旬的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家新能源的发展。(上海市教育功臣获奖词)

翁史烈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台陶瓷绝热涡轮复合柴油机原理样机和中国第一批增压器陶瓷涡轮转子的设计和试验台建设,为中国涡轮发动机研究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教学、科研和高等教育管理岗位上辛勤耕耘五十余载,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人物影响

翁史烈获得上海市教育功臣荣誉后,把20万元奖金捐给了学校的基金会,他个人捐设的奖励基金已有56万元,全部用来资助学校动力学科中优秀而家庭贫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