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汤中立简介

汤中立简介

淘名人 2024-01-16 08:43 热度:

汤中立

汤中立,1934年10月30日出生于安徽安庆,矿产勘查专家、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名誉院长。1956年汤中立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赴地矿部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工作,历任分队长和技术负责人;1959年至1972年先后担任地矿部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工程师,大队技术负责人,地矿局区调队大队总工程师,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1972年至1980年担任甘肃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1980年至1981年担任甘肃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1981年至1994年先后担任甘肃省地矿局总工程师兼地矿局副局长,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常务副主任;1989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1998年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2002年担任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中立长期从事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是中国镍矿工业和甘肃省金矿工业的开拓者之一。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汤中立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安庆市

出生日期:1934年10月30日

毕业院校:北京地质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中国古生代成矿作用》《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机制》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4年10月30日,汤中立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爆发,战事很快波及到安庆。年幼的汤中立学步未稳,但不得不随着父母逃难,辗转到湖南省乾县所里镇暂住下来。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读完了小学。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汤中立又随着难民队伍回到了安庆市。

1952年,从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1955年秋天,汤中立和几个同学到山西省五台山区填制1∶5万比例尺地质图,他负责的地块恰好在滹沱河的两岸,并完成毕业设计《山西繁峙滹沱河沿岸第四系地质与果树调查的关系》。

1956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同年4月赴地矿部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从事地质矿产普查等技术工作,历任分队长和技术负责人。

1959年—1972年,先后担任地矿部甘肃省地质局第六地质队工程师,大队技术负责人,地矿局区调队大队总工程师,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

1972年—1980年,先后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汤中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汤中立对金川镍矿二矿区深部隐伏矿体的勘探和突破,使其跃升为世界第三大镍矿。研究总结了金川矿床模式和中国镍矿成矿规律,提出了“小岩体成大矿”理论。以上工作结束了中国缺镍少铂的局面,步入了世界镍资源大国行列,并对矿产勘查和地质矿产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汤中立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甘肃金川、吉林红旗岭、新疆喀拉通克、河北铜硐子4个小岩体铜镍矿床的成矿找矿模式,提出了“深部熔离——一期或多期贯入成矿”的“小岩体,成大矿”学说,阐明了中国镍矿的基本特征、产出地质背景与分类。1956年7月,汤中立、陈振兴、杜松亭三名实习生组成地质组,在甘肃北山星星峡—白墩子一带进行1∶20万路线地质调查。他们在沿地质路线填图过程中,发现了辉铜山铜矿。1958年10月7日,汤中立和同事在永昌县河西堡查看当地群众的报矿成果时,发现了金川铜镍矿床。

学术论著

根据2019年11月兰州大学网站显示,汤中立先后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原地矿部高级科技顾问


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顾问


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


中国地质学会西部开发委员会副主任


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顾问


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校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汤中立在甘肃生活工作了近半个世纪,始终未离开矿产勘查这一行,祁连山的风砂,西北高原的黄土,天山冰雪的晶莹,祖国各地崇山峻岭的葱翠绝险,早已化作他气质品格中的淡定,从容,真诚,果敢。(长安大学评)

汤中立院士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言传身教,严谨治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人物影响

198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地质矿产部在金昌市建立《献给祖国镍都的开拓者》纪念碑,汤中立的名字作为祖国镍都的开拓者之一,被镌刻于碑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