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彭先觉简介

彭先觉简介

淘名人 2024-01-16 11:38 热度:

彭先觉

彭先觉,1941年9月16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原子核物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科技委主任。彭先觉于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分配到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研制设计工作;1967年至1978年担任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科研组长;1978年至1987年担任核工业部九院九所科研组长、室主任;1987年至1991年担任核工业部九院九所副总工程师;1991年至1994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所长;1995年至2007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9年被任命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

基本资料

中文名:彭先觉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南省湘潭县

出生日期:1941年9月16日

毕业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职业: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1年9月16日,彭先觉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易俗河烟塘村。

1950年秋,就读于村办小学。

1953年—1959年,就读于湘潭县一中初中15班、高中第1班。

1959年—1964年,就读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4年—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从事核武器的研制设计工作。

1967年—1978年,担任核工业部九院理论部科研组长。

1978年—1987年,担任核工业部九院九所科研组长、室主任。

1987年—1991年,担任核工业部九院九所副总工程师。

1991年—1994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所长。

1995年—2007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999年,被任命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彭先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彭先觉参加了第一代核武器多种型号和第二代核武器氢弹次级的理论设计、试验和定型工作,是这些型号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提出了多个改进核武器设计的新设想,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大幅度提高核武器性能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参与了“八五”核试验规划和各次核试验方案的制定。1996年后主要从事核武器研究的规划制定和武器的安全性、可靠性研究,并关心核爆炸的和平利用。

学术论著

彭先觉编写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丛书《氢弹原理与设计》。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9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彭先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二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85年

XX结构氢弹的设计原理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1989年

XX氢弹主体研究重大突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996年

678物理设计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

二代武器初级钚飞层早期运动规律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6年

四川省核学会副理事长

2002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

2003年—200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08年—20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彭先觉的父亲彭思伏念过几年私塾,他的母亲贤惠勤俭,持家有方。他的祖父彭昆裕,也念过两年私塾,大革命时期,参加过当地农民协会,对时局变迁较为关心,先觉这个名子就是祖父给取的。

人物评价

彭先觉为中国核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使中国核武器设计水平在主要指标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彭先觉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科学家,是华夏儿女的新生代。他功底扎实、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善于创新、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在老一辈科学家眼中,他是一名颇受器重的佼佼者、小字辈;在年轻一代科技工作者眼中,他是一位备受敬重的师长、领路人;在同龄人当中,他是一位公认的冒尖者、学术领头人。(胡干达在《湘潮》上撰文评)

彭先觉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科技投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