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罗平亚简介

罗平亚简介

淘名人 2024-01-16 13:07 热度:

罗平亚

罗平亚,1940年6月3日出生于四川内江,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石油工程专家,教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平亚于1963年从四川石油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四川石油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至2005年担任西南石油大学校长;1993年获得第二届孙越崎能源大奖;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罗平亚一直从事石油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包括抗高温深井泥浆、聚合物泥浆技术、保护油层的钻井、完井技术以及井壁稳定、水平井钻井技术、渗流物理化学、三次采油技术、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

基本资料

中文名:罗平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

出生日期:1940年6月3日

毕业院校:四川石油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探井保护油气层技术》、《油气田开发工程》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40年06月03日,罗平亚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

1959年,进入四川石油学院(现西南石油大学)钻井专业大学本科。

1961年,被学校抽选进师资班学习1年,又被送到成都工学院(现四川大学)进修两年化学。

1963年,从四川石油学院钻井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4年,回到四川石油学院化学教研室任教,先后担任四川石油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9年11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0年11月—2005年09月,担任西南石油大学校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罗平亚综合应用地质学、岩矿学、化学、石油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在机理研究突破的基础上,把作用机理、处理剂设计与研制和相应的石油工程、油田化学工程有机结合,成果创造性强,应用效果显著,其研究内容一直处于学科前沿;创造完成深井高温水基泥浆系列技术,成为中国深井泥浆主导技术。设计、研制成功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技术,成为聚合物泥浆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由油层损害及保护机理创造出“屏蔽式暂堵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显著。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8月西南石油大学网站显示,罗平亚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部。

承担项目

根据2020年8月西南石油大学网站显示,罗平亚先后主持和完成40多项部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8月西南石油大学网站显示,罗平亚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3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省部级一等奖14项。

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罗平亚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3年06月至1988年0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04月至1993年0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3年01月至1998年12月

四川省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93年01月至2009年01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5年01月

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5年01月

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

2007年01月

国家安监局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石油化组第二召集人

2007年01月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专家


西安石油大学双聘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罗(平亚)院士是“西南石油大学的一面旗帜”,罗院士奋斗历程既反映了学校事业发展的波澜壮阔,也折射出了祖国石油工业的探索、进步与成就。59年来,罗平亚院士始终与祖国同成长、共命运,与学校同发展、共进退,与学生心连心、情系情,在科学研究、教育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作出突出贡献。(2020年6月5日罗平亚院士80寿辰暨从教59周年座谈会上西南石油大学党委书记赵正文在致辞中说)

罗(平亚)院士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不断创新的学术思想、高尚的科学道德、正直谦和的人格,深深影响着西南石油大学师生,值得每一位后辈晚生敬佩和学习。(西南石油大学评)

人物影响

罗平亚院士80寿辰暨从教59周年座谈会

2020年6月5日,罗平亚院士80寿辰暨从教59周年座谈会,在西南石油大学办公楼212举行。学校领导、老领导代表、石油行业代表、企业家校友代表、同事师生代表应邀参加会议,校长赵金洲主持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