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安继刚简介

安继刚简介

淘名人 2024-01-16 19:37 热度:

安继刚

安继刚,男,汉族,1938年1月18日出生于上海市,天津市武清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技术应用专家,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应用核技术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4年,安继刚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58年—1970年,在清华大学工物系210教研组工作;1961年—1966年,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1970年—1978年,在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工作;1978年—1983年,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副室主任;1983年—1985年,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室主任;1985年,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87年—1990年4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室主任;1990年—1993年,在清华大学核研院501室工作;1993年—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01室博士生导师;1999年,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应用核技术研究所担任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安继刚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离辐射探测学及辐射成像检测技术等。

基本资料

中文名:安继刚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8年1月18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钴-60数字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

籍贯:天津市武清县

人物经历

1938年1月18日,安继刚出生于上海市,天津市武清县人。

1954年9月—1955年9月,在清华大学机械系压力加工专业学习。

1955年9月—1959年8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学习。

1958年8月—1970年1月,在清华大学工物系210教研组工作。

1961年9月—1966年6月,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习。

1970年1月—1978年9月,在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工作。

1978年9月—1983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副室主任。

1983年5月—1985年9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室主任。

1985年9月—1987年9月,到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所做访问学者。

1987年9月—1990年4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室室主任。

1990年4月—1993年5月,在清华大学核研院501室工作。

1993年5月—1999年5月,担任清华大学核研院501室博士生导师。

1999年5月,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应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安继刚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安继刚开创中国国内充气电离室领域,1985-1987年,在美国费米研究所研究“自熄流光室”性能及机制,有效更正了许多虽普遍相信但却错误的观念。

“八五”期间,安继刚主持总体技术,发明气体阵列探测装置,研制成功中国首套加速器集装箱检测系统,

“九五”期间,安继刚发明钴-60集装箱检测系统,达到同领域国际前沿,专门用于装备海关、码头进行集装箱检测。

“十五”期间,安继刚主持发明钴-60集装箱CT检测系统,为公共安全提供更有效检测手段,安继刚结合国家需求指导开展核技术应用前沿的探索研究。

学术论著&发明专利

据2020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安继刚出版著作3部,撰写发表论文70余篇,有获权中国发明和国际专利20余项。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3年

《钴-60数字辐射成像集装箱检测系统》

安继刚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充气电离室》

安继刚

原子能出版社

1995年

《电离辐射探测器》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安继刚担任中国核学会核电子与核探测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器分会理事等职务。.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安继刚的父亲安绍芸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曾任大学会计专业教授、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安继刚的大哥安继光是中国空气动力专家,大学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专业。

专业选择

受兄长影响,安继刚很小就萌发了长大后搞飞机的意愿,中学期间还做了很多航空模型,在高中毕业时,他本来想报考航空学院,可是因为家庭成分不够好,又有海外关系,多年来藏于心底的梦想竟然夭折了。

安继刚后来报考清华大学,原本想上汽车专业,结果却被分配到机械系的压力加工专业去了,进入清华不到一年的功夫,工程物理系成立,从各个系调人,他被转到了工程物理系实验核物理专业。1958年提前参加工作后,由于当时前苏联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用于反应堆控制的硼电离室,安继刚又被派去搞探测器。

人物评价

安继刚是杰出的核技术应用专家、中国国内充气电离室领域主要开创者,为反应堆及用核仪表发展做出了贡献。(清华大学评)

安继刚一身正气,连克三关,致力核研,奉献为国。(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期刊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