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赵振堂简介

赵振堂简介

淘名人 2024-01-16 20:04 热度:

赵振堂

赵振堂,1961年5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鸡西,籍贯福建福州,粒子加速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振堂于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0年博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博士后出站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1998年至2010年担任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副总经理;2000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200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9年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2009年至2015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2015年至201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2018年至201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9年至202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2021年担任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张江实验室副主任。赵振堂长期从事粒子加速器研究和装置研制。

基本资料

中文名:赵振堂

国籍:中国

出生地: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

出生日期:1961年5月23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人物经历

1961年5月23日,赵振堂出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籍贯福建省福州市。

1978年10月—198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3年—1986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7年—1990年11月,就读于清华大学加速器物理及应用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90年12月—2000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0年—2001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助理。

1998年—2010年,担任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副总经理。

2000年5月—2009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0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2009年,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

2009年6月—2015年9月,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赵振堂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赵振堂负责建成上海光源加速器,主持研制了从紫外到软X射线能区的3台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和中国首台质子治疗同步加速器装置;在自由电子激光新原理研究、加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加速器装置的设计与工程建设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赵振堂先后主编专著2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科研项目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备注

2011年1月—2015年8月

新概念、高频率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FEL)物理与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国家级

2015年1月—2020年10月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

主持,国家级

2016年6月—2022年12月

上海光源线站工程

主持,国家级

2016年6月—2022年5月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

主持,国家级

2016年9月—2022年12月

基于同步加速器的质子治疗系统

主持,国家级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8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赵振堂先后获得国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8年1月—2017年12月

上海市第十三届、十四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11年10月

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

2012年10月

中国核学会粒子加速器分会副理事长

2015年10月

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2015年11月

上海核学会理事长


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ACFA)委员


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束流动力学委员会(ICFA-BDP)委员、未来光源分委会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赵振堂为高研院融合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评)

赵振堂在研究所领导岗位上为研究所改革、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时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分党组书记李正华评)

赵振堂为建成上海同步辐射光源(SSRF)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高增益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研制、关键技术研究和新原理验证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上海科技报》评)

人物影响

赵振堂院士牌

202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物理系赵振堂院士牌揭牌仪式在理科楼三楼院士墙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