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昌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谢克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西太原
出生日期:1946年10月05日
毕业院校:日本信州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
学位:工学博士
原籍: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人物经历
1946年10月5日,出生于山西太原,原籍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1959年09月至1963年07月,就读于太原市第五中学高59班。
1963年09月至1968年07月,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化学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68年07月至1978年09月,先后在河北省黄骅市化工厂、化肥厂、工业局工作,担任技术员。
1978年10月至1981年12月,就读于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化工系催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1年12月至1986年09月,硕士毕业后在太原工学院化工系工作。
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化工系做访问学者。
1986年0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09月至1993年03月,担任太原工业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1993年03月至1994年07月,担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助理。
1994年07月至1997年07月,担任太原工
主要成就
谢克昌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谢克昌提出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工艺并指导工程示范;倡导并推动“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立法和实践。在煤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反应性的关系和调变、依据煤气化规律优化脱硫净化技术、等离子体煤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谢克昌对煤化工利用中的主要过程煤的气化建立了可模拟工业条件的高温高压多气氛差热测试理论与方法,获得了多种煤种在不同压力和气氛下的气化动力学规律,建立了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的定量关系,为煤热解和气化新技术开发与引进气化炉的优化运行提供了指导;对煤化工利用中的关键过程气体脱硫确立了硫的赋存形态和在煤的不同热转化工艺中的变化及分布,据此优化了脱硫技术,开发了系列脱硫剂。在煤直接利用和转化方面开发成功煤填充高分子复合材料和等离子热解煤制乙炔与煤气化技术。
学术论著
截至2014年12月,谢克昌出版《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煤化工发展与规划》等著作5部,主编《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8年01月至1993年01月 | 政协山西省委员 |
1993年01月至1998年01月 | 政协山西省委员 |
1997年01月 | 民革党员、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山西省委员会主委 |
1998年01月至2003年01月 | 山西省第九届省人大代表 |
1998年03月至2003年03月 | 全国政协委员 |
1999年04月至2010年09月 |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2001年01月至2005年01月 | 甘肃省科协主席 |
2003年01月至2008年01月 | 山西省第十届省人大代表 |
2003年03月至2008年03月 | 全国政协委员 |
2006年01月 | 中国科协副主席 |
2007年 | 民革中央副主席 |
2008年01月至2013年01月 | 山西省第十一届省人大代表 |
2008年03月至2013年03月 | 人大常委会委员 |
2010年05月 | 全国煤化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11年04月 | 青岛科技大学兼职教授 |
2011年04月 | 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
2011年05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全国委员 |
人物评价
谢克昌对煤分子结构及其反应性的见解和在现代清洁煤化工领域中的引领作用。(美国国家工程院(NAE)院长CharlesM.Vest宣布谢克昌当选为NAE外籍院士时评)
谢克昌是中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