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友宏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友宏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如皋市
出生日期:1965年7月
毕业院校:长春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3年9月,孙友宏从江苏省石庄高级中学毕业。
1983年9月—1987年9月,在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钻探工程专业本科学习。
1987年9月—1990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钻探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习。
1990年7月—1995年4月,任长春地质学院探矿工程系教师(其间:1994年11月,晋升副教授)。
1995年4月—2000年8月,任长春地质学院勘察工程系副主任(其间:1994年9月—1998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现长春科技大学)勘察工程系探矿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1999年7月,晋升教授)。
2000年8月—2001年5月,任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研究生办公室主任。
2001年5月—2008年12月,任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副院长(其间:2001年,获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6月;选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9月—2006年6月,在吉林大学农业工程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4月,
主要成就
孙友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友宏一直在高效耐磨仿生金刚石钻头材料、仿生钻探机具、大陆深部科学钻探装备技术和潜在油气资源钻采技术等研究领域从事复杂条件钻采技术研究;致力于探矿工程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围绕天然气水合物和地球深部探测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探矿工程前沿技术攻关,并用于生产实践;主持研发了中国“地壳一号”万米大陆科学钻探钻机、高性能全液压地质系列钻机、陆地冻土带天然气水合物冷钻热采技术、高效耐磨仿生金刚石钻头、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技术等。
学术论著
截至2020年11月,孙友宏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公开发表论文112篇;出版著作3部。
专著名称 | 出版单位 | 出版时间 |
---|---|---|
岩土钻掘工程新技术 | 地质出版社 | 2003 |
水井钻井和成井新技术 | 地质出版社 | 2004 |
深部找矿钻探技术与实践 | 地质出版社 | 2013 |
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应用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2016 |
数值与解析逼近方法在钻柱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科学出版社 | 2017 |
社会兼职
时间 | 职务 |
---|---|
2015年4月—2020年11月 | 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017年12月—2020年12月 | 第七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地学与资源学部副主任(增补) |
2018年10月— | 教育部高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
2018年12月— | 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
2020年10月— | 高校“资源环境扶贫联盟”理事长 |
2020年11月— | 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2020年12月— | 第八届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地学与资源学部副主任 |
人物评价
孙友宏围绕相关领域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对地质与矿产新发现、地球深部探测的开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拓展了中国钻探技术的应用领域,推动了中国探矿工程的科技进步。(《湖北日报》评)
尽管科研项目很大,难度不小,但是孙友宏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必胜的信心。所有的困难并没有吓退孙友宏和他的团队,在他的字典里,只有“迎难而上”,没有“挫折退缩”。因为在他看来,科研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个个需要攻克的难关,科研成果就不能领先别人。(《科学中国人》评)
孙友宏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领域地质钻探工程专家,在复杂条件地质钻探理论、技术和装备研究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