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德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龙德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寿光市
出生日期:1962年3月15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博士)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3年,孙龙德本科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探专业。随后至1994年,在胜利油田胜采指挥部、现河采油厂工作,先后担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勘探室副主任、副所长、副总地质师等职。
1994年1月,任胜利石油管理局现河采油厂副总地质师、东辛采油厂副厂长。
1997年4月,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勘探事业部第一副主任。
1997年9月,任胜利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公司经理。
1997年11月,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总地质师。
1999年9月,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副总经理(其间: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地质学博士学位)。
2002年7月,任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总经理。
2007年6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期间: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院士)。
2016年4月,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大庆油田总经理、石油管理局局长(兼)。
2018年10月,中国石油天
主要成就
孙龙德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龙德是特大型高压气田、凝析油气田、非稳态复杂油田开发理论技术发展和工程实施的主要贡献者。作为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创新研发了异常高压气藏开发关键技术,负责完成了国家西气东输塔里木盆地气田资源开发评价和西气东输气源地产能建设工程,实现了克拉2气田高效开发。研究发现了高含蜡高压凝析气藏相变规律和油气水渗流规律,优化了深层高压凝析气藏开发方案,实现了牙哈等深层高压凝析气田高效开发;首次发现了油藏的非稳态现象,以此认识指导了哈得等亿吨级油田的高效开发。深入研究了塔里木沙漠地下水和沙体的地质运动规律,主导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穿越流动沙漠的生态防护林工程。创新研究了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技术,指导了油田增储上产。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孙龙德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1]袁士义;孙龙德中国石油科
社会任职
时间 | 职务 |
---|---|
2011年12月—2016年2月 | 中国石油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16年3月— | 中国石油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17年5月— | 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
2017年9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人物评价
孙龙德以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大胆创新的工作理念成为中国复杂油田滚动勘探开发技术的主要创立者和实践者,为石油行业目前大力推行的勘探开发一体化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被誉为“滚动专家”。他善于用哲学的观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实践,积极倡导并努力推动勘探开发一体化,打破了以往油气勘探开发相分割的工作格局,把油气勘探开发作为一个连续的系统进行运作,实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油气勘探开发效益的最大化。(《中国石油大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