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焕泉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孙焕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出生日期:1965年01月27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职业:科研管理工作者
代表作品:《非均相复合驱油技术》
主要成就: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65年1月27日,孙焕泉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1983年9月—1987年7月,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发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9月—1990年3月,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0年3月—1993年4月,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综合规划研究室见习员、工程师。
1993年4月—1994年7月,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综合规划研究室副主任。
1994年7月—1996年7月,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综合规划研究室主任。
1996年7月—1997年9月,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97年9月—2000年1月,担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地质科学研究院党委常委、副院长。
1999年—2002年,就读于中国科
主要成就
孙焕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孙焕泉在稠油和高温高盐等复杂油藏开发领域取得重要科技成果。带领团队攻克深层、薄层超稠油开发技术,成功开发了中国埋藏最深的超稠油油田和油层最薄的超稠油油田;发明无碱二元复合驱油新技术,率先实现高温高盐油藏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术工业化。为老油田持续稳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使中国该领域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学术论著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孙焕泉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6篇,出版专著7部。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2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孙焕泉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件。
获奖时间 | 项目名称 | 奖励名称 |
---|---|---|
2009年 | 二元复合高效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11年 | 胜利油田边际稠油高效开发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
2019年 | 薄储层超稠油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应 |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12年6月 | 山东石油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长 |
人物评价
孙焕泉为推动中国复杂油藏开发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孙焕泉开辟了中国复杂油藏开发新领域,为老油田持续稳产做出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