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苏义脑简介

苏义脑简介

淘名人 2024-01-17 11:38 热度:

苏义脑

苏义脑,1949年7月9日出生于河南偃师,油气钻井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苏义脑于1976年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之后在三门峡化工矿山机械厂设计科工作;1982年获得武汉科技大学石油机械专业硕士学位,之后在华北石油职工大学工作;1988年获得武汉科技大学油气钻井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0年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1997年至2006年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室主任;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6年至2009年担任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党委委员;2009年担任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苏义脑长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本资料

中文名:苏义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

出生日期:1949年7月9日

毕业院校:武汉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水平井井眼轨道控制》、《螺杆钻具研究及应用》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9年7月9日,苏义脑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县。

1971年—1973年,在化工部三门峡化工矿山机械厂工作。

1973年—1976年,就读于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矿山机械专业,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76年—1979年,在三门峡化工矿山机械厂设计科工作。

1979年—1982年,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石油机械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2年—1985年,在华北石油职工大学工作。

1985年—1988年,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油气钻井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1990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力学)工作。

1990年—1993年,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室主任。

1993年—1997年,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室主任。

1997年—2006年,担任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副所长、实验室主任。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苏义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苏义脑在钻井力学、轨道控制、井下工具和井下控制工程研究中多项创新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体系用于生产效益显著。创造性地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新领域,提出井下控制工程这一新概念并做开拓性基础研究;主持研制P5LZ四大系列导向钻具和空气螺杆钻具,主持导向钻井工艺技术、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研究,均取得经济效益;主持设计中国第一口薄油层中曲率水平井轨道控制方案并负责实施成功,首创钻深2080米处水平击中6米靶窗中线仅偏0.14米。主持研发成功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CGDS地质导向钻井系统。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苏义脑先后出版学术著作20部(其中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0.04

《井斜控制理论与实践》

白家祉,苏义脑著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5

《定向钻井》

(英)T.A.Inglis著;苏义脑等译

北京: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4年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顾问

2011年10月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海洋领域820主题专家组专家


国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组评委


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主任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


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北京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


武汉科技大学双聘院士


东北石油大学特聘教授


《石油学报》编委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苏义脑在定向井、丛式井、水平井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为推动中国钻井技术进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苏义脑长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研究,始终在油气井工程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开拓性工作,为推动中国钻井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孜孜不倦,为石油工业发展和石油科技进步无私奉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事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