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震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黄震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60年8月6日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学历:研究生
学位:博士
籍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人物经历
1960年08月06日,黄震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1978年09月—1982年07月,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9月—1985年08月,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09月—1988年12月,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内燃机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8年12月至1991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讲师;
1991年10月至1993年03月,日本群马大学博士后;
1993年03月至1994年07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讲师、副教授;
1994年07月至1997年05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副主任(其间,1994年12月评为教授,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日本早稻田大学任客座教授);
1997年05月至1998年07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副院长;
1998年07月至2000年09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
主要成就
黄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黄震创建了发动机燃料设计与燃烧控制新方法,阐明了燃料特性与着火、燃烧、排放和热效率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通过燃料设计,实时调控化学反应路径与着火时刻,解决了均质压燃着火控制与负荷范围拓展的技术难题,克服了传统内燃机燃烧理论及燃料单一理化特性的局限性。他进一步开发出了新型智能燃料发动机,推进了发动机燃烧控制技术发展。
黄震作为国家863课题负责人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首席科学家,倡导和协调组建产学研研发团队,形成了燃料生产、发动机、整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链。
黄震提出了发动机缸内燃烧到大气PM2.5形成的全历程分析研究方法,揭示了燃油特性、燃烧过程对颗粒粒径分布、形貌结构、化学组分和氧化活性等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基于喷射管理的发动机颗粒物排放控制新技术,用于移动源PM2.5治理。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黄震共发表论文200多篇, 3篇为ESI高被引论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4年 | 亚洲ILASS-Asia国际学会主席 |
2006年 | 国际液体雾化与喷雾系统学会执委会委员 |
2006年 | 国际二甲醚协会副主席 |
2017年5月— | 中国民主促进会上海市第十六届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18年1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副主席 |
201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
2022年7月— | 民进上海市第十七届委员会主委 |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 | |
国家“清洁汽车行动计划”专家组成员 |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 |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 |
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
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 |
《Frontiers in Energy》执行主编 | |
《Int. J. Engine Res.》《Energy Sci. Eng.》编委 | |
2022年12月 | 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
2023年1月14日 | 第十四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
2023年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 |
人物评价
黄震深耕发动机燃烧研究三十多年,以科学家的敏锐与执着,在国际上创建了发动机燃料设计与燃烧控制新方法;他以智者的前瞻与视野,为国家能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将自己的研究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贴在一起。这些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对中国发动机节能减排和降低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为中国从发动机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作出了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黄震同志自2000年11月起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以来,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提案,为政府的科学决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民主促进会评)
职务任免
2023年1月7日,上海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九十四次主席会议,会议审议通过委员人事事项。按照第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授权,补充黄震为第十四届市政协委员。
2023年1月14日,上海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黄震当选为上海市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