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明武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樊明武
国籍:中国
出生地: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出生日期:1943年07月08日
毕业院校:华中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电子磁场积分方程法》、《核辐射物理基础》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3年7月8日,樊明武出生于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
1960年,从湖北省沙市中学毕业。
1960年—1965年,就读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电机制造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65年—1978年,担任北京401所技术员。
1965年—2001年,分配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回旋加速器的研究,先后担任所长、副院长、院长。
1986年—1988年,在美国Texas加速器中心从事研究工作。
1987年—1988年,在美国KMSfusion公司从事研究工作。
1988年,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rookhavenNationalLaboratory,简称BNL)从事研究工作。
1991年,在法国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uropeanSynchrotronRadiationFacility,简称ESRF)从事研究工作。
1993年—1994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ofIllinois)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樊明武在磁铁理论与工程领域,基于有限元方法开发了通用二维电磁场计算软件包DE2D,三维磁场计算软件包DE3D。在积分方程法中合理处理奇点和开域,提高了计算精度,解决了大量科研设备及工程难题。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和主体技术,研制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解决了关键设备技术问题,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磁场计算结果有偿转让中国国外。该加速器被评选为1996年全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这一事件结束了中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标志中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他还致力于应用型粒子加速器研究、核技术应用及太赫兹波等国际前沿课题的跟踪研究,推进湖北核电和核技术产业发展。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明武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4本。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1年7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樊明武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次,省部级11次。
人才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97年1月—2002年1月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
2002年9月—2012年4月 | 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六、七届主席 |
2003年3月—2008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2008年11月 | 湖北科技学院特聘院士 |
2012年10月 | 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
2016年6月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荣誉委员 |
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理事 | |
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 | |
湖北省核学会荣誉主席 | |
中国散列中子源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 |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主席 |
人物评价
樊明武是中国著名的回旋加速器专家,在改进中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工程中,解决了极面调整线圈设计、工艺实施方案等关键技术问题,为实现固定能量改为可变能量做出贡献。(湖北省人民政府评)
樊明武师德高尚,甘当人梯,热情扶持和积极帮助青年人才快速成长。(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