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朱伯芳简介

朱伯芳简介

淘名人 2024-01-17 21:32 热度:

朱伯芳

朱伯芳,男,汉族,1928年10月17日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水工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1951年,朱伯芳毕业于交通大学;1951年—1954年,担任安徽佛子岭水库工程指挥部技术员;1954年—1955年,担任安徽梅山水库工程指挥部工程师;1955年—1957年,担任治淮委员会设计院坝工组长;1957年—1968年,担任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程师、组长;1969年—1978年,担任水利电力部第十一工程局勘测设计研究大队工程师、课题组长;1978年,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朱伯芳主要从事水工结构工程研究方面的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朱伯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西省余江县

出生日期:1928年10月17日

毕业院校:交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28年10月17日,朱伯芳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马岗下朱村的一个书香之家。

1938年9月,就读于余江县第三小学(校址在邓家埠),上五年级。

1939年,就读于余江县第一小学(校址在县城锦江镇),上六年级。

1940年6月,小学毕业,因日军轰炸,失学在家一年。

1941年9月,考入设于铅山县杨村镇的省立九江中学,读初一年级。

1942年6月,初一学期终了,逢日军进犯,流亡于山中避难。9月,开学入校不久,患病休学一年。

1943年9月,转学至县立余江中学,读初二年级,考全班第一名。

1945年7月,初中毕业,在余江中学读高一年级。

1946年8月,参加考试,转学至南昌一中读高二年级。读南昌中学高二、高三年级,一直是班上第一名。

1948年7月,赴上海参加交通大学考试,同时参加暨南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大学考试。9月,同时被四所大学录取,决定上交通大学,被交通大学录取,入学后,在交通大学土木系考试成绩为第一,英文为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朱伯芳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53年,朱伯芳提出混凝土坝分区标号技术,此项技术迅速在中国推广,并为世界坝工界采用,提出变厚支墩应力弹性力学理论解。

1954年5月,朱伯芳调梅山水库指挥部工程技术科,与薛兆炜合作设计梅山连拱坝,针对梅山水库坝基前大冲沟,提出相应措施。

1955年8月,朱伯芳调治淮委员会设计院,参加中国第一座混凝土拱坝——响洪甸拱坝设计,建议水电部组团赴西欧考察坝工技术,建议进行拱坝结构模型试验。

1956年,在响洪甸坝设计中,朱伯芳第一次进行混凝土温度控制计算分析,施工中,第一次采用冷却水管和较细致的混凝土温度控制。

1958年,朱伯芳赴古田溪水电站建设工地解决温度控制问题。

1959年,朱伯芳赴新安江、刘家峡、桓仁等工地解决温度控制问题。

1961年,朱伯芳解决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温度控制问题,解决恒仁水电站裂缝问题。

1962年,《蠕变引起的拱坝应力重新分布》发表,朱伯芳继续研究和总结混凝土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朱伯芳担任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1993.03-2003.03),国际土木与结构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个人生活

家庭背景

1928年10月17日,朱伯芳出生于江西省余江县马岗下朱村的一个书香之家,其祖父朱际春老先生系前清秀才,一生以教书为业;其父朱祖明先生,毕业于北平大学电机系,一生从事技术和教学工作。

珍惜时间

“我是利用别人逛街的时间来看书的”,朱伯芳院士一直有一个多年来的“保留节目”,每逢陪妻子逛街,他总要带上一个“小马扎”。“我这人本来就不大喜欢逛商场,总觉得把时间这样消磨掉怪可惜的。”朱院士笑着说,“当然妻子有令,有时也不好违抗,于是只好出此下策:她进得店去,我便在门口守候,并趁机看上几页书。”

人物评价

朱伯芳为中国白手起家掌握现代高坝设计技术做出了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朱伯芳院士是中国著名的水工结构和固体力学专家,公认的中国混凝土坝温度应力、拱坝优化设计及混凝土坝仿真模拟的创造者和奠基人,在中国国内外坝工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他学识渊博,研究领域广泛深入,对高坝设计和筑坝技术方面尤为突出,造诣深厚,是中国高拱坝领域的权威学者,公认的一代宗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结构材料研究所评)

朱伯芳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早在中学时代,就博学多识、才思敏捷。他不但治学严谨,为人也耿直,实事求是,他勤奋学习,重视实践,善于思考,几十年来不断开拓新领域,不断创新,成为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界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江西省余江县文化局周道一、童翊汉评)

朱伯芳虽已八十高龄,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精神矍铄,辛勤耕耘,诲人不倦,桃李满庭,为人楷模,同侪崇敬,他通过刻苦、坚韧、勤奋的学习,取得了过硬的基本功,可谓根深本固,

展开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