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周福霖简介

周福霖简介

淘名人 2024-01-17 22:36 热度:

周福霖

周福霖,1939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工程结构与抗震隔震减震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广州大学工程抗震中心主任,广东省/广州市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1963年周福霖从湖南大学本科毕业;1983年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回国担任中国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至2000年担任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副院长、系主任;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出任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11年当选为国际减震控制学会理事会主席。周福霖长期从事建筑结构抗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对中国工程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基本资料

中文名:周福霖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省汕头市

出生日期:1939年6月12日(农历)

毕业院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工程结构减震控制》

主要成就: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39年6月12日(农历),周福霖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高中就读于聿怀中学。

1958年09月至1963年07月,就读于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63年08月至1981年08月,在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1年09月至1983年12月,就读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土木系机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4年01月至1986年07月,担任中国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主管全院土建设计与研究工作。

1984年0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6年08月至2000年06月,担任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副院长、系主任。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7年09月,领衔申报广东省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实验室。

2008年0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69岁的周福霖亲赴灾区进行考察和援建。

2010年12月,出任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2011年09月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周福霖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周福霖主持建成中国首幢橡胶支座隔震住宅楼,地震安全性提高4-8倍,还能保护室内设备仪器正常运行,可成为大地震中的“安全岛”,并成功经受地震考验,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隔减震技术已在中国推广应用,已建成近万幢房屋,包括住宅、学校和医院,也应用于桥梁、隧道、铁路、工业设备、核电站、古建筑和历史文物保护、农村民房和旧房屋加固等,使中国地震区的防震技术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从单一采用传统抗震技术改变为可采用更安全有效和经济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开辟了中国防震减灾新途径。主编中国隔震设计规范,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使中国在隔震减震控制领域,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并步入世界前沿水平。

1993年,周福霖设计建成中国首幢采用叠层橡胶支座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工发组织顾问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第三个里程碑”;建成中国首座铁路隔震桥和首座公路隔震桥;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11年09月

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学会

2011年09月

国际隔震与减震控制学会(ASSISi)主席

2016年01月

湖南大学特聘学术顾问

2016年09月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学者李爱群教授学术导师


联合国工发组织(UNIDO)隔震技术顾问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常务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研究会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学术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副理事长


全国高等学校土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隔震减震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际地震工程学会(IAEE)单位成员代表


IAEE世界抗震房屋百科全书编委会委员(亚洲地区专家代表)


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成员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自然灾害学报》编委会副主编


《世界地震工程》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周福霖为创立中国“隔震、消能减震和控制理论和技术体系”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周福霖在从事的工程结构与抗震减震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对中国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贡献。(中国文明网评)

近20年来,周福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为创立、完善和发展工程结构减震控制这个崭新的结构领域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如此系统性地研究应用这一新技术,在中国为第一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胡聿贤评)

周福霖为中国结构隔震减震控制技术体系的建立、应用与发展做出了奠基性、开拓性贡献。(广州大学评)

人物影响

广州大学“福霖班”

2016年,广州大学创建“福霖班”,是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举措,以周福霖教授命名。“福霖班”实施完全导师制,由周福霖院士任总班主任和总导师,优秀专业老师担任导师,全程负责学生的教育与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