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魏敦山简介

魏敦山简介

淘名人 2024-01-18 09:49 热度:

魏敦山

魏敦山,男,1933年5月30日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体育建筑设计专家,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1955年魏敦山从同济大学本科毕业。1955年7月起在北京铁道部建厂工程公司工作;1957年4月起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1983年4月起任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室主任;1998年1月,任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任资深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魏敦山建筑创作研究室主任。2005年,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获颁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00年12月获“梁思成建筑奖”,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长期从事民用建筑、特别是体育建筑设计,其中上海体育馆和上海游泳馆,先后获市级及国家级优秀设计奖及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魏敦山

国籍:中国

出生地:浙江慈溪

出生日期:1933年5月30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获梁思成建筑奖 1990年获埃及一级军事勋章

代表作品:上海市体育馆、上海市游泳馆、埃及国际会议中心等

人物经历

1933年5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市。

1951年7月至1952年7月,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1952年7月至1955年7月,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

1955年7月至1957年4月,国家统一分配到北京铁道部建厂工程公司工作。

1957年4月至1983年4月,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

1983年4月至1986年9月,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任室主任。

1986年9月至1993年9月,在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工作。

1988年,魏敦山设计的上海体育馆和上海游泳馆载入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出版的《世界建筑史》,他作为16位中国著名建筑师之中最年轻的建筑师载入该建筑史册。

1993年9月至1998年1月,在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1998年1月起,在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任资深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魏敦山建筑创作研究室主任。

2001年,魏敦山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魏敦山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魏敦山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以民用建筑设计为主,特别擅长体育场馆建筑的设计。他在中国国内设计的项目有住宅、中小学、医院、剧场等,尤其以体育建筑为多。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上海市建造的较大型的体育场馆建筑,大多数由他主持或参加设计,其中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获得了国家优秀设计奖、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并收录于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魏敦山本人也作为著名建筑师被记载于该书。

学术论文

截至2015年1月,魏敦山先后发表过几十篇学术论文。

1、魏敦山.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开罗,埃及[J].世界建筑.2015,(1):52-56.

2、魏敦山.游泳馆建筑设计实践与创新[J].建筑学报.2001,(11):8-12.

3、魏敦山.意大利米兰第二住宅区建设[J].住宅科技.1983,(9):18-20.

4、魏敦山.50年的创业和辉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史[J].时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任职单位

担任职务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体育建筑专业学会

委员

上海市建筑学会

理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市建筑师学会

副理事长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名誉教授

人物评价

魏敦山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四十余年,主持和参加过100多项国内外大型建筑设计,是上海建设系统建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他在设计中勇于创新,在事业上不断追求,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他还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批优秀中青年专家。(“中国建筑学会”评)

魏敦山在体育建筑设计中创造了一系列“中国之最”:最早进行预制装配式的体育建筑原虹口体育场;最早实行游泳、跳水、水球比赛“三合一”的上海跳水池;体积最大的室内体育馆-上海体育馆;离地面最高的游泳池-上海静安游泳馆;单个面积最大的看台-上海体育场西看台;国内最大的专业足球场-虹口足球场。作为一名建筑师,魏敦山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他不满足于过去的业绩,始终坚持一个信念:要让中国的建筑傲立于世界之林。(“中国建筑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