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东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小东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甘肃省兰州市
出生日期:1939年1月17日
毕业院校: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新疆景区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7年,王小东考上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是该大学第一年招生,王小东是首届学生的排头兵:被编在建筑学专业5701班,学生证编号是1957年01号。
1957年9月至1963年7月,在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就读建筑学专业。
1963年9月至1983年11月,在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
1983年11月至1984年6月,担任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
1984年6月至1984年11月,担任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办主任。
1984年11月至1999年12月,担任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副总建筑师。
1985年,王小东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9年,王小东卸任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之后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继续从事建筑创作。
1999年12月至2010年1月,担任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0年1月起,受聘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
主要成就
王小东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多年来在新疆从事少数民族地域建筑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多项设计获得省部级建筑设计奖。主要建筑设计作品有乌鲁木齐烈士陵园、库车龟兹宾馆、新疆友谊宾馆三号楼、新疆昆仑宾馆新楼、新疆人民会堂方案设计、乌鲁木齐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博物馆、新疆地质博物馆、北京中华民族园新疆景区、喀什吐曼河综合体、和田玉都国际大巴扎、乌鲁木齐团结剧场等。在建筑与城市理论研究方面,完成了《喀什老城区抗震及风貌保护的研究》《乌鲁木齐城市特色研究》《乌鲁木齐城市住宅美化研究》《喀什阿霍街区抗震改造及风貌保护的研究与设计》《喀什高台民居的抗震与风貌保护研究》等。
王小东从1963年开始在新疆从事少数民族地域建筑的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1973年,承担了到新疆后的第一个大型建筑项目是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设计。之后他还设计了: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博物馆、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新疆景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等建筑作品。
荣誉
2021年7月,被中国老科协评选为百名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社会任职
王小东任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建筑师分会会长,新疆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个人生活
1960年代前期,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王小东常住在教室里不回宿舍,晚上练书法,画水彩画。每逢节假日,王小东和同学们背着画夹外出画画,或者出校门一直步行到钟楼,到西安美协看画展。
1963年,王小东的毕业志愿填写“新疆”,他被新疆奇异的戈壁、雪山、森林、牧场所吸引,放弃了留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机会。刚到新疆,他时常背着画夹,四处写生。大街小巷、风土人情、自然风光,都成了他笔下的一幅幅图画。他对新疆的情感也在日日描摹中日益深厚,为他自成一体的建筑设计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人物评价
王小东提倡有文化、有个性的建筑,认为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建筑师本人的素质非常重要,建筑师应是学者型的人,尊重人、尊重社会、尊重环境使建筑能够和人、社会、环境协调对话。自然地表现出对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内在的流露。(中国工程院院士馆评)
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新疆的建设事业,为改善人类居住质量所做出了杰出贡献。(国际建筑师协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