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斌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杨永斌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4年8月22日
毕业院校:美国康乃尔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院士 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54年8月22日,杨永斌出生于福建金门。
196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金门高中。
1970年,到台湾参加建国高中插班考试,并顺利入读。
1972年9月至1976年6月,就读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78年9月至1980年6月,就读于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研究所结构工程专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0年9月至1985年5月,就读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4年8月至1988年7月,在台湾大学土木系工作。
1990年8月至1995年7月,担任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地震模拟实验组组长。
1995年8月,担任台湾大学土木系主任。
1999年8月至2005年7月,担任台湾大学工学院院长。
2007年,当选为奥地利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担任云林科技大学校长。
2014年8月,从台湾大学退休,并全职加盟重庆大学
主要成就
杨永斌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杨永斌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事结构非线性与稳定理论研究,20世纪90年代开始开启车桥互制动力理论研究,以及列车引致之土壤波动传播。
杨永斌的专长研究领域包括桥梁、结构非线性力学、车辆/桥梁互制动力理论、结构稳定性、高速铁路和列车波动传播分析法。曾开发多个软件,特别是桥梁静力和高铁振动分析的软件,并得到广泛应用,也曾对台北市圆山桥、西藏大桥进行静力、动力监测工作。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4月,杨永斌出版英文专著4部,在中国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中国国内外会议论文270余篇。2016年成为全球150位土木工程高被引学者。
学术交流
杨永斌先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担任访问、客座或讲座教授。
杨永斌人才培养
教学讲座
2018年9月30日,杨永斌作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应邀来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2年12月至2005年12月 | 国家科学委员会土木水利工程学门召集人 |
2003年01月至2009年01月 | 中华工程教育学会秘书长 |
2005年10月至2009年10月 | 中国土木水利工程学会(台湾)理事长 |
2007年01月至 | 中国工程师学会(台湾)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17年03月21日 |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名誉教授 |
2019年5月8日 | 沈阳建筑大学荣誉教授 |
厦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 |
中华工程教育学会理事长 | |
土木水利工程学会理事长 | |
力学学会理事长 | |
结构工程学会理事长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Dynamics》主编 | |
Asian-Pacific Association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副主席 | |
East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C |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杨永斌家中有8个兄弟姊妹,幼年时期的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田地里、待在忙碌的家人身边,终日与地瓜、玉米、花生、高粱为伴。由于排行老幺,杨永斌免于辍学,这使他尤为珍惜学习的机会。他明白,自己必须要靠读书改变命运。
生活作息
杨永斌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一直坚持长跑。
人物评价
杨永斌身上的优点之一是认真、勤奋。他在结构非线性理论、桥梁动力理论、列车波动传播分析法等领域有重要影响力,并被评为“全球150位土木工程高被引学者”。(《重庆日报》评)
杨永斌质朴而低调,有着“土木人”踏实的本色。(台海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