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绪文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肖绪文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
出生日期:1953年04月13日
毕业院校:同济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3年4月13日,肖绪文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
1969年11月至1973年9月,进入基建工程兵00225部队。
1973年9月至1977年7月,在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学习,大学本科毕业。
1977年1月至1983年5月,担任基建工程兵22支队00225部队施工连队技术员。
1983年5月至1988年2月,担任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设计所工程师。
1988年2月至1999年5月,担任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济南中建建筑设计院设计院院长。
1999年5月至2008年1月,担任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总工程师。
2001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同济大学MBA课程高级研修班学习,硕士研究生毕业。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担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部总经理。
2012年6月,担任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肖绪文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截至2018年1月,肖绪文主持和参与了百余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其中,河南电视塔为世界最高全钢电视塔,广州机场航站楼为当时中国国内最大航站楼,郑州会展中心为当时清水混凝土规模最大的工程。在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方面,提出的滑动支座、低温补仓等方法,用于数十项工程,创造了多项中国国内外超长结构无缝施工纪录;在空间预应力结构施工技术方面,针对世界最大跨度的索支穹顶结构,提出了“悬臂接长、整体提升”等施工技术;在绿色施工技术方面,提出绿色施工研究模型和框架体系,主持10项专项技术研究;此外,针对酒泉火箭测试厂房,提出了超高重型屋盖模架成套施工技术。
学术论著&编写标准
截至2018年1月,肖绪文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9部,主(副)编国家、行业标准6部。
主持课题
截至2018年1月,肖绪文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
科研获奖
截至2018年1月,肖绪文共获国家科技进步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 任职机构 | 职务 |
---|---|---|
2019年11月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绿色建造专业委员会 | 委员 |
中国建筑业协会 | 副会长 | |
中国建筑业协会绿色施工分会 | 副会长 | |
中建协建筑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 | 常务副主任 |
个人生活
名字由来
1953年4月13日,肖绪文出生在陕西省山阳县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里,父母找到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说他命里五行缺水,于是取了个乳名“水生”,大名“肖绪文”。
人物评价
肖绪文既是工程经验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也是专业理论功底深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志《出版人》评)
作为中国业内最早提出绿色施工的专家之一,肖绪文主持编写了两个绿色施工国家标准,对推动建筑绿色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新华网评)
肖绪文在复杂混凝土结构施工、预应力钢结构施工和绿色施工等领域造诣深厚,为推进中国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和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评)
如今,迷茫、拜金让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信仰,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里,肖绪文不追名、不逐利、不卖弄、不耍心眼,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和做人,如此的境界、胸怀、眼光令人敬佩,他是个了不起的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张建民评)
肖绪文做人实事求是,做事实实在在,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探索创新的科研能力、忠厚踏实的个人修养是分不开的。(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原总经理官庆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