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民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孟建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徐州
出生日期:1958年2月
毕业院校:东南大学
职业:建筑师
主要成就:2015年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4年梁思成建筑奖 2006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人物经历
1958年2月7日,孟建民出生于江苏徐州。
1978年10月至1982年07月,就读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09月至1985年02月,就读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导师:杨廷宝院士、齐康院士)。
1985年02月至1986年02月,担任南京工学院建筑研究所所长助理。
1987年08月至1987年10月,前往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
1986年02月至1990年09月,就读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学专业,获得博士学位(导师:齐康院士)。
1990年07月至1992年07月,在东南大学建筑系工作。
1992年07月至1996年12月,担任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
1997年01月至2006年06月,担任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
2002年,担任东南大学兼职教授。
2006年06月至2009年10月,担任深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持设计了渡江战役纪念馆、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深圳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港西部通道口岸旅检大楼、昆明云天化集团总部等各类工程项目二百余项,获得各类专业奖项80余项。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目标和效果导向的绿色建筑设计新方法及工具”的项目负责人。出版《本原设计》《新医疗建筑的创作与实践》等多部论著,提出了”本原设计”的创作理论,倡导“全方位人文关怀”理念和“三全方法论”,为工程实践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系统方法与路径。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12月,孟建民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60篇,著有《本原设计》《新医疗建筑的创作与实践》等学术著作,主编《失重》《建筑设计技术细则与措施》等学术技术书籍。
科研成果奖励
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17年3月31日,孟建民为中国矿业大学可持续设计研究院广大师生作了题为《建筑的未来性》的学术报告。
2019年4月20日,孟建民在重庆大学建筑城规
社会任职
时间 | 担任职务 |
---|---|
2000年6月 | 全国注册建筑师考试委员会命题专家 |
2002年2月 | 《建筑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
2005年6月 |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
2008年10月 |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2016年1月 |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兼职博士生导师 |
2017年—2020年 | 中国矿业大学特聘教授 |
2018年10月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兼职教授 |
2019年4月 | 重庆大学名誉教授 |
2016年—2021年 |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 |
2017年—2019年 | 澳门城市大学特聘教授 |
2016年8月 | 中国建筑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
2017年3月 | 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会长 |
2020年7月 | 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 |
人物评价
孟建民的建筑作品具有城市宏观研究的独特视角,始终体现全方位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这使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筑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他在本原设计建筑创作中的探索和努力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
孟建民担任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为建筑学科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华南理工大学评)
孟建民院士的加入,将大大推动澳门科技大学相关专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澳门,服务社会。(澳门科技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