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马洪琪简介

马洪琪简介

淘名人 2024-01-19 11:41 热度:

马洪琪

马洪琪,1942年10月2日出生上海市,水利水电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1967年马洪琪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至1999年先后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处长、副局长、局长;1999年至2001年担任小湾电站工程建设筹备处副主任;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9年获得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马洪琪主持和参加了多座大型水电工程建设,在高坝建设、地下工程、高坝通航等领域成功克服了诸多世界级重大技术难题。

基本资料

中文名:马洪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42年10月02日

职业: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政治面貌:中国共产党党员

人物经历

1942年10月02日,马洪琪出生上海市。

1961年09月至1967年0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工结构及水电站建设,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68年09月至1976年03月,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

1981年03月,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4年05月至1992年11月,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处长。

1985年底,被任命为鲁布革水电站技术处副处长。

1992年12月至1995年02月,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副局长。

1995年03月至1999年07月,担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局长。

1999年08月至2001年12月,担任小湾电站工程建设筹备处副主任。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02月至2005年03月,担任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015年02月,云南省马洪琪院士工作站在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揭牌。

主要成就

马洪琪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马洪琪提出了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安全建设的关键技术,研制出中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长斜井滑升模板,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在特高拱坝建设方面,他带领团队围绕小湾拱坝(高294.5m)体型结构、700m级工程边坡、坝基开挖卸荷松弛处理、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和大坝抗震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成功建成了世界第一座300m级高拱坝,为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在超高土石坝建设中,他围绕糯扎渡心墙堆石坝(高261.5m)的建设,系统研究了心墙料掺砾改性的成套技术,联合天津大学首次成功研发了数字大坝技术,使大坝施工质量全过程实时在线监控,在世界高土石坝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主持和参加建设了鲁布革、广蓄、小浪底、三峡、小湾、糯扎渡等大型水电工程多座。

学术论著

截至2018年10月,马洪琪先后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4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1.01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8年03月至

云南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2019年09月22日

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马洪琪是中国著名的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水利水电地下工程及坝工建设领域技术带头人,为开发中国丰富的水能资源做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马洪琪院士是世界坝工领域的著名专家,他对中国坝工领域的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理事长矫勇评)

马洪琪扎根西南边陲52年,始终奋战在水利水电建设和科研一线,在高坝建设、地下工程和高坝通航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中国和世界大坝建设发展所作出了卓越贡献,对高坝工程数字化、智能化安全建设和促进年轻工程师成长所作出了突出成就。(大连理工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