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江亿简介

江亿简介

淘名人 2024-01-19 14:07 热度:

江亿

江亿,1952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中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之一,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3年江亿考入清华大学建工系暖通专业学习;1985年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北京首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988年获得第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0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系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担任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2009年研发的“适用于西部干燥地区的间接蒸发冷水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亿主要研究工作是建筑节能、建筑热环境、建筑自动化、集中供热规划与控制。2022年5月13日,当选为2022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并作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江亿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52年04月25日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86年北京首界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地:北京

人物经历

1952年4月,江亿出生于北京,自小在天津读书,1969年4月,初一时就遭遇了“文革”,便随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来到内蒙古四子王旗半农半牧区插队。

1973年10月,参加了“文革”中仅有的一次高考,而进入清华大学建工系暖通专业学习。

1974年3月,学生期间开始下厂劳动,从二七车辆厂、878电子厂,到参加援藏团。

1977年1月,从清华大学建工系暖通专业毕业,2月,进入核工业部兰州504厂工作。

1978年10月,清华大学恢复研究生招生,江亿回校应考。

1981年4月,获得清华大学热能系空调专业硕士学位,之后跟随王补宣院士攻读博士学位。

1985年1月,获清华大学热能系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热能系讲师(1985年-1987年)、副教授(1987年-1990年)、教授(1990年-)。

1988年9月,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建筑研究院工作(截至1989年9月)。

1989年,江亿和三位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建筑热环境研究

江亿系统地参与了建筑热环境学科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为人类创造各种适宜的室内物理环境。作为基础研究,他建立了建筑热环境动态分析模型并率先提出其随机过程解;首次给出自然通风动态结构分析,带动了从动态特征上对自然通风的系列研究。组织对住区建筑内外微气候的研究,提出预测和评价小区建筑内外热湿环境和能耗状况的方法。

人工环境工程研究

围绕人工环境工程,江亿提出DesignbySimulation的新人环工程设计理念和具体方法,并组织开发了DeST大型软件具体实施这一设计过程,截止到2008年,利用此方法,主持完成十余项商业建筑空调设计、三十余个星级宾馆节能改造以及十余个城市热网工程的改造、调节与控制,如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馆、怀仁堂等三十几个重点建筑的空调系统计算机控制工程,任总负责人。

论文著作&专利发明

截至201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1991年10月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委员(第三届委员会)


1995年5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委员(第七届委员会)

1996年7月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委员(第四届委员会)


2000年10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委员(第八届理事会)

2002年11月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理会长(第五届理会)


2005年01月

中国城市研究会副理事长


2006年10月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理会长(第六届理事会)


2007年12月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成员,任期两年

2008年01月

北京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


2009年01月

IEA ECBCS(建筑与社区节能)合作项目理事会成员(中国代表)


2010年01月

建设部科技委委员


2010年11月

中国建筑学会暖通空调分会副理会长(第七届理事会)

2015年11月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有限公司副主任委员

2016年9月14日

北京建筑大学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江亿是是建筑热环境工程学科的倡导者和创建者之一,他系统地参与了该学科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的建立和发展,他长期以来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地铁热环境仿真与控制、热网调节与优化、供热与空调系统的控制与管理、水果蔬菜的产地储存等方面做出的重要研究成果。(清华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