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冯夏庭简介

冯夏庭简介

淘名人 2024-01-19 16:21 热度:

冯夏庭

冯夏庭,1964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士,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1982年—1986年,冯夏庭在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读本科,获得学士学位;1986年—1992年,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岩石力学专业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8年,受聘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2017年8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1年2月,任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冯夏庭长期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研究工作。   

基本资料

中文名:冯夏庭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

出生日期:1964年9月

毕业院校:东北工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冯夏庭在东北工学院采矿工程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年9月—1992年1月,在东北工学院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获博士学位。

1993年10月,破格晋升东北大学副教授。

1995年9月—1996年3月,任日本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1996年5月—11月,任南非金山大学高级研究干事。

1996年12月—1997年11月,任日本国际工业技术研究机构特别研究员。

1996年6月,破格晋升东北大学教授。

1998年2月,受聘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同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1999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2001年1月—3月,在英国帝国理工做访问学者。

2001年6月—2003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2001年9月,任中国科学院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3年7月—2005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武汉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冯夏庭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冯夏庭一直致力于岩石力学智能分析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开展研究工作:岩土工程(包括滑坡)的安全性分析、评估、开挖与控制措施设计优化、实时监测;岩石力学的智能分析方法,包括本构模型的结构与力学参数的智能识别、岩石力学反问题的并行—智能数值计算方法、岩石力学智能反馈分析方法、岩石力学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大型地下工程开挖与加固过程的全局优化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问题的综合集成分析方法与系统等;岩石力学并行有限元方法与软件;岩石力学问题的温度—水流—应力—化学(THMC)耦合过程的试验、模型与数值分析方法;水化学腐蚀下岩石损伤局部化过程与时间效应研究。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2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冯夏庭发表SCI收录论文180余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84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

科研成果

时间

项目

奖项

1995年

岩石分级与工程设计专家系统研究

冶金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

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和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职务

2009年—2015年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

2016年—2020年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长

2020年—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


国际地质工程联合会主席

展开阅读全文 ∨

个人生活

冯夏庭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在家里男孩中排行老大。他的童年正处在大集体年代,父母一年到头在生产队里干活挣工分养家。从小他就悄悄立下好好读书,通过勤奋努力跳出农门改变生活状况。在村上小学时,一天步行四趟,来回走15里路,有些同学坚持不了辍学了,但他风雨无阻每天上学。他考上大学后一直保持着农家子弟勤奋好学的韧劲,每年放假期间都带回各类表彰证书。无论多忙,他每天都要和父亲通电话报告自己的行程,给家里老人报平安,问老人身体健康。

人物评价

冯夏庭深入一线,掌握了调控措施,将实验室的成果应用到现场,一举攻克了工程难题。他带领团队及时精准地预警出隧洞开挖过程中潜在岩爆区域与等级,为施工人员及设备安全提供科技保障。在他看来,以为国家解决问题为实际目标,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是一个科学家一生不变的责任。(《光明日报》评)

冯夏庭在科研工作岗位上,以忘我的工作态度取得累累硕果,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戮力进取。创新来源于实践,服务与实践,这是他的一贯理念,并通过切实行动带动身边的人践行这一科学创新理念。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尽心尽责,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耕耘、开拓。(网易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