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铭江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邓铭江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
出生日期:1960年6月18日
毕业院校:河海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籍贯:湖南耒阳
人物经历
1960年6月18日,邓铭江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湖南耒阳人。
1978年10月至1982年7月,在新疆农业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8月至1988年5月,担任新疆水利水电学校教研组组长。
1988年6月至1991年3月,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高级工程师。
1991年3月至1993年7月,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规划设计处副处长。
1991年3月至1996年10月,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流域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1996年10月至1998年5月,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副总工程师。
1998年5月至2000年7月,担任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
2000年7月至2006年11月,担任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副司长、总工程师。
2003年3月至2007年12月,在河海大学学习水利水电建设与管理,毕业并获
主要成就
邓铭江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邓铭江主要取得了以下三个方面突出成果与重要贡献:
一、破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失衡、用水结构失调、跨界河流失控、供需矛盾激烈等诸多难题,创立干旱区“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水循环调控理论技术体系,结合新疆实际建立了宏观—区域调配、中观—流域调控、微观—高效利用的“三层级”多目标水循环调控理论,基于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貌格局及水资源分布特征,构建了北疆、南疆、东疆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框架系统,科学地指导了新疆水资源利用及重大工程布局和建设;基于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特征及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提出了合理调控河道内与河道外引水、经济与生态耗水,优化人工绿洲与天然绿洲结构,建设山区水库逐步替代平原水库的 “水—生态—经济” 流域协调发展新模式,为人工绿洲自律发展、构建和谐流域提供了科学依据;基于绿洲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及水盐运移规律,围绕干旱区灌溉农业 “高效节水”与“水盐平衡”两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 任职机构 | 职务 |
---|---|---|
2015年2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 | 副主席 |
2018年5月 | 新疆农业大学 | 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 |
2018年12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 副主任 |
2022年4月 | 新疆农业大学 | 名誉校长 |
人物评价
邓铭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孜孜以求,无怨无悔地立身于边疆、立业于水利。(新疆农业大学校友会评)
邓铭江兢兢业业地奋斗在边疆工程科技一线,围绕干旱地区的水资源问题、重大理论问题、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工程建设等问题做了大量颇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是新疆农业大学的骄傲,邓铭江虽然功成名就,但仍不忘初心,拥有着浓浓地家国情怀,始终心系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新疆的水利事业发展不断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评)
邓铭江在长期科研工作中取得的工程科技成果丰富,战略意义重大,区域特色显著,为边疆水利发展、跨界河流开发与保护以及“一带一路”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促进新疆水利行业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评)
他(邓铭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孜孜以求,无怨无悔地立身于边疆、立业于水利,带领团队走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在人才匮乏、资料短缺、环境艰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