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伦世仪简介

伦世仪简介

淘名人 2024-01-19 22:01 热度:

伦世仪

伦世仪,1928年11月9日出生于山东省诸城市,发酵工程和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伦世仪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之后分别在南京工学院、无锡轻工学院任教;1962年专职任教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出任无锡轻工学院发酵工程系主任,在此期内主持创建中国国内首个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点;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伦世仪主要从事发酵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和酶工程的科研与教学。

基本资料

中文名:伦世仪

外文名:Lun Shiyi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

出生日期:1928年11月09日

毕业院校:南京工学院

职业:教学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4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发酵工程专业,9月开始分别在南京工学院、无锡轻工学院任教(至1961年12月)。

1962年1月,开始专职任教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现江南大学),先后担任讲师(1962年1月至1981年4月)、副教授(1981年5月至1986年3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1月-)。

1984年1月,出任无锡轻工学院发酵工程系主任(至1989年2月),在担任主任期内,主持创建中国国内首个国家级发酵工程重点学科点。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是当时中国发酵工程方向唯一的院士。

主要成就

伦世仪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为解决30年前国内发酵工业技术水平较低、经验依赖性强等问题,率先进行发酵过程优化研究,研究开发了6项发酵过程优化技术,在包括氨基酸、有机酸、酶制剂、功能糖、酶制剂等多种产品中得到工业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工程技术研究,掌握了厌氧颗粒污泥培育技术和适用于食品、发酵等工业废水处理的UASB反应器技术,完成了25项轻工行业工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其中部分是当时国务院实施的环保三大战役——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污染治理达标重点项目。

发酵工程方面

伦世仪在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和模型化研究中,主持完成国家“七.五”项目“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和模化研究”,研制开发的高效工业规模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分别被应用于单细胞蛋白生产、面包酵母培养和甘油发酵等工业中。从反应器主要结构与操作条件的关联、菌体动力学和反应器流动特性的结合等方面,对100升气升式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1985年起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轻纺组成员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轻纺组召集人


1989年01月至1996年12月

政协 江苏省 委员


1990年01月至-

南昌大学中德联合研究院兼职教授


1991年01月至-

农业部厌氧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客座教授


1996年01月至-

《中国沼气》 编委


2003年01月至2010年01月

江苏省生物活性制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第一、二届技术委员会委员


2008年01月至-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



《生物工程学报》编委



《工业微生物学报》编委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第四、五届专家组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伦世仪是中国发酵工程重点学科的奠基人,在发酵过程动力学、高效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模型化和比拟放大、工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及废水处理工程、颗粒污泥培养的可控化以及微生物去毒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国内外一流的成果,他研制开发的工业规模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的10多个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业规模装置,为淮河流域、太湖和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污染治理达标作出了贡献。伦世仪从事发酵工程和环境生物技术的教学40多年,在培养发酵工程技术人才,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江南大学评)

人物影响

以伦世仪名字命名的伦世仪教育基金在江南大学正式成立,该基金为不动本基金,每年以上一年度该基金本金总额的10%作为年度专项奖助资金,奖励和资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优秀、贫困学生,以及奖励国内发酵工程领域优秀青年学者,致力于发酵工业强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