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方国洪简介

方国洪简介

淘名人 2024-01-20 07:37 热度:

方国洪

方国洪,1939年12月25日出生于浙江瑞安,物理海洋学家、潮汐专家,中国海洋潮汐学主要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6年方国洪从浙江省瑞安中学毕业,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1959年到中国科学院河北分院海洋研究所工作;1964年进入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0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学习;2003年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工作,担任研究员。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方国洪主要从事海洋潮汐、海洋环流和海洋数值建模等领域的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方国洪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出生日期:1939年12月25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南开大学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潮汐和潮流的分析和预报》

人物经历

1939年12月25日,方国洪出生于浙江省温州瑞安市莘塍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方德植是厦门大学教授,担任过数学系主任,家中有一个比他大5岁的哥哥方国清。

1952年,进入浙江省瑞安中学就读初中部,之后就读高中部。

1956年,高中毕业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

1958年,大三上学期时,中国科学院河北分院在天津成立海洋研究所,在学校要求下,中断学业“提前工作”(1961年7月学校补发了毕业证)。

1959年2月,到中国科学院河北分院参加国家科委组织的全国海洋普查工作,5月从天津到青岛,负责对测回来的潮流数据进行分析。

1964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1964年7月-1978年5月)、副研究员(1978年5月-1986年6月)、研究员(1986年6月-2003年2月)。

1980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学习(至1982年1月)。

2003年2月,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方国洪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1960年方国洪提出了“准调和分潮方法”,它显著优于经典的杜德森(Doodson)方法,该方法随即被确定为全国海洋普查的规范方法,随后被纳入《海洋调查规范》、《港口工程技术规范》,1991年纳入国家标准。之后又相继提出潮流永久预报新方法,其效率高于前苏联物理海洋学家杜瓦宁(Duvanin)方法,使全海区、多层次的潮流区域预报成为可能。

通过对现场和卫星观测资料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构建了中国近海准确的潮汐潮流模型,并先后主持研制成两代潮汐潮流区域预报系统。给出了含摩擦Taylor问题的通解;从理论上导出潮流垂直变化的基本规律;系统研究了潮汐摩擦的非线性效应,揭示了其基本特征。1991年首次定量计算了台湾海峡和东海陆架海水流量,并提出台湾-对马-津轻流系;1998年提出南海环流的流圈结构;2002年提出在南海存在太平洋-印度洋贯穿流的分支,简称南海贯穿流。

科研成果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79年10月至2001年10月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水文气象分会副秘书长、副理事长

1988年05月至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与海平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任

1992年05月至1997年05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1992年10月至

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理事

1993年09月至2003年08月

国家人事部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1999年10月至

中国海洋学会理事

个人生活

方国洪与妻子于1965年结婚,两人育有三个子女,大女儿在美国,女婿从事出版工作;二女儿在青岛工作;老三是儿子,是博士后,在美国作气候研究。

人物评价

方国洪是中国海洋潮汐学主要开拓者之一,在海洋环境分析、模拟、预报和动力学研究多个领域做出显著贡献。在中国国内最早应用数值方法于海洋环流研究,在国际上最早提出潮波变分数值模式,与袁业立院士一起开创了中国海洋工程环境条件数值评估方法和系列模式,在中国近海环流的数值模拟和动力学方面亦做出多项受国内外瞩目的成果。(《温州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