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任洪强简介

任洪强简介

淘名人 2024-01-20 17:37 热度:

任洪强

任洪强,1964年5月3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院长。任洪强于1985年至2000年担任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7年获得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无锡轻工大学博士;2001年至2002年进入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3年担任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至2008年担任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2006年担任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8年至2016年担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2012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4年担任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水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2016年担任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主要从事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强化理论、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的创新研究,取得了系统创新成果。

基本资料

中文名:任洪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河北省保定市

出生日期:1964年5月3日

毕业院校:无锡轻工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原理及优化技术》

主要成就: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4年05月03日,任洪强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

1981年,毕业于河北涿州中学。

1985年07月至2000年12月,担任河北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86年09月至1990年12月,就读于河北轻化工学院工业分析专业大学专科。

1993年09月至1997年07月,就读于华北电力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研究生,师从赵毅教授,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7年09月至2000年12月,就读于无锡轻工大学(现江南大学)发酵工程博士研究生,师从发酵工程专家伦世仪教授,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2001年01月至2002年12月,在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

2004年05月至2008年05月,担任南京大学环境工程系主任、教授。

2006年01月,创建南京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担任院长;10月,担任教育部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2008年06月至2016年03月,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任洪强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任洪强长期从事工业废水、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方向的应用基础研究、新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在生物处理强化理论、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系统创新成果,开拓了中国复杂废水生物处理增效调控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新领域。

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任洪强先后发表论文267篇(SCI收录122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参与研制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36项。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0.12

《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工作特性研究》

任洪强著译

无锡轻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09

《环境管理学》

沈洪艳,任洪强编著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2.06

《发酵生态工程》

任洪强,耿金菊,何宁编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04

《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应用及优化技术》

任洪强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5.11

《化工园区废水处理原理及优化技术》

任洪强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7.11

《化工园区废水强化处理技术及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9年09月至

江苏省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2009年09月至2014年04月

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12年09月至

国家节能降耗水处理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2013年02月至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生物环保专家组组长

2015年10月至

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水环境工程技术与装备委员会主任

2016年08月至

江苏省环保装备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执行委员会主任

2016年11月至

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水回用分委员会(ISO/TC282/SC4)首任主席


国家环境保护制药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总工程师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河北省污染防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能源学会副理事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任洪强在国家实施限控达标、提标和再生水资源利用等重大行动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任洪强在化工、制药、印染及其园区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增效提标、再生回用工程实践中做出重要贡献。(江南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