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芳简介
基本资料
中文名:庞国芳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
出生日期:1943年10月10日
毕业院校:河北大学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世界常用农药色谱-质谱图集:第一卷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图集》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43年10月10日,庞国芳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
1963年,庞国芳高中毕业。他本想报考文科,但在一家化工厂做管理工作的哥哥劝他学化学专业。生长在农村,从来没有见过化工厂、也没多少机会做化学实验的庞国芳,听了哥哥的话,在志愿中填写了化学系,结果他“如愿以偿”,迈入了河北大学的校门。
1968年,庞国芳毕业于河北大学化学系。
1995年,供职于秦皇岛检验检疫局的庞国芳去美国参加AOAC年会。在会场的墙报展示中,他看到一位加拿大学者提到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近200种农药多残留的方法。因为当时国内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大多是单残留检测方法,即面对一种商品只能检测一两种残留,效率很低。他想,如果在实验室中采用这种技术,不仅工作效率将提升百倍,而且更适合国际贸易的发展。他萌生了研究农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的梦想。虽然他的实验室当时还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他还是给加拿大的学者写信,索要了相关材料。
1997年,庞国芳到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长期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兽药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和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促进了我国相关行业外贸的发展。研究制定了141项国际、国家检测技术标准。
学术贡献
庞国芳长期工作在检验检疫第一线,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农药等化学污染物残留微量分析技术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研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分辨率的多残留快速检测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在研究新型萃取、分离、富集等样品制备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多有创新。在检测技术标准化工程化方面颇有建树,主持建立了139项农兽药残留等检测技术国家标准,提升了相关产品的质量,促进了相关行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两次组织有中国、美国、英国、日本
社会任职
庞国芳曾任秦皇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究员,秦皇岛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主任;现为国家质检总局首席研究员,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际AOAC(美国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研究导师、资深专家。
人物评价
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桑榆虽晚,为霞满天。这,正是这位科学家情怀的真实写照。从他身上,能感受到科技质检的魅力所在,感受到中国检科院“崇学尚德、慎思笃行”的追求所在。从他身上,人们能领略到创新者的风采,领略到创新者不懈进取、不断攀登的精神力量!(《中国质量报》)
翻阅庞国芳长长的荣誉履历,我们看到,这里的每一个奖项,无一不是庞国芳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换来的;这里的每一个光环,无一不表明世界同行对他的高度认可。心无旁骛、矢志不渝。把科研当做生命的庞国芳,书写出科技事业的精彩篇章。当我们品读他的这些章节时,禁不住要思考:如此精美的人生,究竟带给我们怎样的启迪?(中国质量新闻网)
20多年的耕耘,他开创了国际AOAC研究的先河,让我国甜蜜的事业重振雄风。2007年,他实至名归地当选为中国检验检疫系统的第一位院士。在食品检验科学领域,他让世界瞩目,让中国骄傲!(科学中国人2007年度人物颁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