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淘名人>名人百科>潘德炉简介

潘德炉简介

淘名人 2024-01-20 19:08 热度:

潘德炉

潘德炉,1945年12月26日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海洋遥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动力环境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1968年潘德炉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423研究所工作;1977年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从事海洋遥感研究,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85年开始先后前往加拿大海洋科学研究所、德国GKSS研究中心、韩国航空和航天研究院、日本宇航局EORC从事海洋遥感研究;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8年担任杭州师范大学理学院院长;2009年受聘为上海海洋大学双聘院士;2013年担任浙江工商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名誉院长;2014年受聘为浙江海洋学院兼职教授;2016年获得第十一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工程奖。潘德炉的主学科研究方向为遥感模式识别和应用。

基本资料

中文名:潘德炉

外文名:Pan Delu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浙江省金华市

出生日期:1945年12月26日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南京理工大学

主要成就: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经历

1964年9月,潘德炉进入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系学习兵器物理专业。196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8年12月,毕业后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工委)1423研究所从事卫星连接器研究,担任技术员(至1977年4月)。

1977年4月,进入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工作,从事海洋遥感研究,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1977年4月-1979年4月)、副研究员(1979年4月-1992年8月)、研究员(1992年8月-)。

1985年3月,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海洋科学研究所,进修海洋遥感(至1987年3月)。

1990年5月,作为首科学家,前往德国GKSS研究中心,从事海洋遥感合作研究(至1992年9月)。

1998年12月,前往韩国航空和航天研究院(至1999年6月)。

2000年1月,前往日本宇航局EORC(至2000年4月)。

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环境与轻纺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

主要成就

潘德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潘德炉突破性地发展了中国海洋水色遥感反演算法、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理论和技术,并创建了中国遥感卫星模拟仿真系统和海洋水色遥感应用技术系统。为提升卫星空间信息获取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卫星遥感装备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潘德炉开创遥感卫星应用效果模拟仿真的新科学。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综合自然信噪比的概念,使遥感测试摆脱浑浊的水体带来的噪音影响;发展了遥感卫星发射前预 测卫星图像质量和利用率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卫星的利用率,节约了国家资金。创造了卫星模拟仿真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运用到中国风云一号、中国第一 颗海洋卫星和中国台湾地区、美国、韩国和欧空局的卫星的遥感器及卫星轨道的论证、设计和研制中,不仅填补了中国遥感卫星模拟仿真的空白,同时在国际的卫星 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研项目&成果奖励

1987年回国后,潘德炉作为第一负责人完成了国家攻关、国家863、921、7

展开阅读全文 ∨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参考资料

2002年02月至2007年02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委员


2004年01月至2009年01月

国际海洋水色(IOCCG)专家组任责专家


2007年01月-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理事


2007年01月-

《海洋学报》(中、英文)主编


2007年01月-

中国空间学会常务理事


2007年01月-

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


2007年12月7日

广东海洋大学名誉教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海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际海洋水色遥感专家组成员



国际亚太遥感大会总主席



杭州师范大学共享双聘院士



浙江海洋学院兼职院士

展开阅读全文 ∨

人物评价

潘德炉是中国海洋遥感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和开创人,推动中国卫星遥感技术发展的带领人。多次担任国际亚太遥感大会总主席,在国际海洋遥感界享有很高知名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评)